施工管理—多层砖混房屋在施工容易产生的问题
来源:优易学  2011-10-29 10:29:41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摘要:砖混结构是指小部分钢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砖墙承重的结构。砖混结构的设计计算性不是很强,主要的是概念设计和构造设计。构造柱作为多层砖混结构提高抗震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已被普遍采用,但目前由于一些管理人员对构造柱的作用原理认识不清,施工中出现多方面质量问题,使有些部位的构造柱不但达不到抗震目的,反而影响了结构安,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多层砖混房屋 构造柱 质量 对策   
  砖混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附壁柱等采用砖或砌块砌筑,柱、梁、楼板、屋面板、桁架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通俗地讲,砖混结构是以小部分钢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砖墙承重的结构,又称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因为砖混结构的主要承重结构是粘土砖,所以砖的形状及强度就决定了房屋的强度。可以这样说,砖的形状越规则,砂浆的强度越高,灰缝越薄越均匀,砌体的强度就越高,房屋的耐用年限就越长。    
  一、砖混结构的优点主要表现在:    
  ①由于砖是最小的标准化构件,对施工场地和施工技术要求低,可砌成各种形状的墙体,各地都可生产。 
  ②它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化学稳定性和大气稳定性。 
  ③可节省水泥、钢材和木材,不需模板,造价较低。 
  ④施工技术与施工设备简单。 
  ⑤砖的隔音和保温隔热性要优于混凝土和其他墙体材料,因而在住宅建设中运用得最为普遍。   
  二、存在问题   
  1、钢筋施工中的问题 
  1.1纵向钢筋上下错位 
  由于柱筋定位放线时偏离设计位置或砖砌体预留柱位时上下楼层位置偏差,造成柱筋上下错位,以致不得不采取弯折措施以“归位”。其结果是构造柱上下轴心不对位,违反了规范要求,严重影响了抗震功能。 
  1.2钢筋搭接不规范 
  纵向钢筋的下料长度通常以楼层高度为依据,即层高+35d,并通常将搭接位置设在每一楼层的楼面上。但很多工程的柱筋搭接随意,搭接长度也未满足35d的要求,甚至还出现了Ⅰ级钢筋单端弯钩或两端都不弯钩的情况。 
  1.3箍筋松散、歪斜且数量不足 
  箍筋施工存在问题较多,如绑扎间距过大或大小间距不等(要求间距为25cm)。在砌体施工期间,由于成品保护不好,造成严重滑移、歪斜、松散、合模板前也未修理。 
  1.4不按规定加密箍筋 
  按规范要求,柱与圈梁相交时,节点处一定范围内应加密箍筋。加密范围在圈梁上下均不应小于1/6层高或45cm,间距不宜大于10cm,在纵筋搭接区段内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m。但实际施工中,上述二项要求未向操作人员交底,而造成了质量隐患。 
  1.5箍筋弯钩长度及角度不规范 
  规范中对构造柱箍筋的弯钩角度及长度虽未作明确规定,但提出“对于有关模板、钢筋和混凝土的一般要求,应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92)执行”。基于这一点,经查该规范第3.3.4条规定:对有抗震要求的结构(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并指出了对有抗震要求和受扭的结构,弯钩的角度为135/135。这一点在施工中往往未引起注意,经查基本上采用90/90弯钩,长度有的也不足10d。 
  1.6拉结筋的摆放问题 
  规范规定墙与构造柱应沿墙高每50m设置2Φ6水平拉结钢筋连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小于100cm。但实际施工中,拉结筋经常漏放或错放,拉结筋锚固长度不足也不少见。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xiaoha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