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管理辅导:施工企业质量成本控制研究
来源:优易学  2011-5-5 12:50:24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2、加强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  
    所谓质量损失成本源就是指造成质量损失的岗位和原因。探究质量损失成本源主要不是为了追究某个人的责任,更主要的是为了找出导致质量问题的原因,从而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 
    2.1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模式  
    建筑产品生命周期长,质量影响因素多,无论是纵向的损失成本源历史分析还是横向的损失成本源责任关系分析,都十分复杂。主要思路是建立在两张对照分析明细表、一组分析原则与一张组织关系对应表的架构上,即组成“二表一原则一对应模式,见图 2。 




    (1)从公司层面建立质量损失类型与原因分析表,如表 1 所示。质量损失类型与原因分析表纲要性强,是系统方面全面的统筹;是从公司层面对质量损失类型及其原因的概要性罗列。质量损失类型主要包括施工质量损失、安全质量损失、合同质量损失及工作质量损失。损失原因只列出总体框架,在此基础上应作进一步的细分以便将损失源落实到具体部门或个人。 



    (2)从项目层面建立施工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明细表。施工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明细表十分详细,便于具体操作,是按照具体的分部工程将质量问题通病及其原因进行罗列,并根据具体原因找出相应质量损失成本源。
    (3)在项目组织结构与公司组织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对应性,明确这种组织对应关系,就可以将施工中的质量损失成本源通过对应关系由项目层归集到公司层面。应理顺建筑企业的公司组织与各项目部组织的对应关系。
    (4)为了避免在使用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明细表时生搬硬套,使质量源的分析僵硬化,需要制定如下分析原则进行指导:   
    ① 材料问题产生的工程质量问题责任是质检员和材料员。  
    ② 由于具体操作出现质量问题,主要责任是工长,施工员与质量负责人也要负一定责任  
    ③ 已按交底施工出现质量问题,技术负责人是第一损失成本源。  
    ④ 在施工过程中,该复检而未复检出现问题,第一损失成本源是施工员。  
    ⑤ 重大施工安全问题,找项目经理。  
    ⑥ 形成产品后查处的质量问题第一损失成本源是质检员。  
    ⑦ 技术负责人应针对实际工程具体情况,提出全面方案,具体执行者为施工员、工长、质检员、安全员。若不按要求做,必追究其相应责任;反之,技术负责人对问题不提出解决方案、措施,任期盲目施工造成损失,应由技术负责人负责。  
    ⑧ 施工方案经过审批论证,一旦成立,则不属于个人行为。 
    2.2 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过程  
   首先,依据会计科目与质量记录,将施工质量损失归入施工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明细表,在项目部层面上寻找质量损失成本源。其次,结合质量损失分析原则将项目层面损失成本源通过组织对应表向公司职能部门层面归集,寻找施工质量的公司层面的损失成本源。再次,将其他质量损失归集进入质量损失类型与原因分析表。最后,按照质量损失类型与原因分析表将各类损失成本源归集至公司层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xiaoha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