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属于索赔证据的有(法律法规)。
2.当承包人与发包人就索赔产生争端时,双方应首先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
3.承包人向发包人索赔的一般程序是:索赔意向通知-索赔资料的准备-索赔文件的提交-索赔文件的审核-(业主审查)-协商(或进一步仲裁、诉讼)。
4.索赔额度没有超过工程师权限范围时,对于承包人向发包人提出的索赔文件应交(工程师审核,发包人审查批准,工程师签发)。
5.如果干扰事件对工程的影响持续时间长,承包人则应按工程师要求的合理间隔(一般为28天),提交中间(索赔报告),并在干扰事件影响结束后的28天提交最终索赔报告。
6.FIDIC合同条件和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条件都规定,承包人必须在发出索赔意向通知后的(28)天内或经过工程师同意的其他合理时间内向工程师提交一份详细的索赔文件和有关资料。
7.官方发布的物价指数、汇率、规定等(是索赔的证据)。
8.建设工程索赔,承包方通常向业主提出(经济或工期)的补偿要求。
9.发包人或者工程师签认的签证可以作为索赔的(证据)。
10.当事人用来支持其索赔成立或与索赔有关的证明文件和资料是索赔的(证据)。
11.下列不属于索赔依据的是(施工日志)。
12.意外风险和不可预见因素索赔通常应该由(发包人)承担。
13.由于发包人或工程师指令承包人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引起承包人的人力、物力、财力的额外开支,承包人提出索赔称为(工程加速索赔)。
14.工期索赔,一般指(承包人向业主或者分包人向承包人)要求延长工期。
15.总承包人与分包人之间的索赔属于按索赔(有关当事人)的分类。
1.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下,分包单位通常由(发包人)选择。
2.在(发包人要求且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同意)情况下,分包合同也可以由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与分包单位签订。
3.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下,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一般不参与具体工程的施工)。
4.施工总承包模式在费用控制方面的特点是(在开工前就有较明确的合同价,有利于业主对总造价的早期控制)。
5.下面有关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基本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一般来说,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负责所有分包合同的招投标、合同谈判及签约)。
6.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在合同管理方面的特点是(分包人工程款可由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支付,对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加强对分包人的管理有利)。
7.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在质量控制方面的特点是(对分包人来说,符合质量控制上的"他人控制"原则,对质量控制有利)。
8.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在进度控制方面的特点是(施工总承包管理的招标不依赖于施工图设计,可以提前)。
9.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在费用控制方面的特点是(某部分施工图完成后,由业主单独或与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共同进行该部分工程的招标,分包合同的投标报价较有依据)。
10.下述有关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的表述中,正确的是(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只收取总包管理费,不赚总包与分包之间的价差)。
11.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中的分包商一般通过(发包人招标)方式确定。
12.施工总承包管理合同的合同价一般包括(总承包管理费)。
13.采用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一般情况下,(如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认为发包人选定的某个分包人确实没有能力完成分包任务,而发包人执意不肯更换分包人,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可以拒绝认可该分包合同)。
14.平行发包,又称为(分别发包)。
15.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与施工总承包模式(工作开展程序不同)。
16.平行发包模式与施工总承包模式的相同点是(投标人的投标报价一般以施工图设计为基础)。
17.下列有关施工总承包模式的表述中,正确的是(业主只负责对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管理及组织协调,对业主比较有利)。
18.施工总承包模式不太适合于(建设周期紧迫的项目)。
19.施工总承包模式的最大缺点是(由于要等施工图设计全部结束后,才能进行招标,建设周期较长)。
20.施工总承包合同一般实行(总价合同)。
21.平行发包模式的致命弱点是(业主的组织协调工作量大)。
22.平行发包模式在合同管理方面的特点是(业主要负责对多个合同的跟踪管理,工作量较大)。
24.平行发包模式在费用控制方面的特点是(对业主来说,对投资的早期控制不利)。
25.平行发包模式在进度控制方面的特点是(某一部分施工图完成后,即可开始这部分工程的招标)。
26.平行发包模式在质量控制方面的特点是(符合"他人控制"的原则,对业主的质量控制有利)。
责任编辑:xiao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