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二级建造师《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相关知识辅导(五)
来源:优易学  2011-4-17 12:49:43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健康安全环境

  1.环境管理体系的模式建立在一个由("策划、实施、检查、评审和改进")诸环节构成的动态循环过程的基础上。

  2.建筑产品的时代性和社会性决定建设工程环境管理的(经济性)。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用系统论的理论和方法从组织管理上来解决(生产事故和劳动疾病的问题)。

  4.国家推荐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的标准号是(GB/T28001-2001)。

  5.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ISO/TC207)推出ISO14000系列标准后,同年,我国将其等同转换为国家标准(GB/T24000)系列标准。

  6.国家推荐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中"策划"这个一级要素包括:"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法规和其他要求)"、"目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四个二级要素。

  7.国家推荐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中的一级要素"检查和纠正措施"包括:"(绩效测量和监视)"、"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和记录管理"、"审核"四个二级要素。

  8.国家推荐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中的(管理评审)要素是PDCA循环中"A(处置)"的环节。

  9.国家推荐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中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要素是PDCA循环中"P(计划)"的环节。

  10.建设工程项目从立项到投产使用的各个阶段都要持续不断地考虑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问题,说明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持续性)。

  11.国家推荐标准《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中的一级要素"实施与运行"中的二级要素有(应急准备和响应)。

  12.国家推荐标准《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中的一级要素"规划(策划)"中的二级要素有(法律和其他要求)。

  13.国家推荐标准《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中的(检查和纠正措施)要素是PDCA循环中"C(检查)"的环节。

  1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和《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GB/T24001)》的相同点是(总体框架和运行模式)。

  15.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整合成一个综合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态度是(支持)。

  16.将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整合成一个综合管理体系是(企业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7.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整合成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降低企业建立体系的成本和提高管理效益)。

  18.建设工程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工作应该由(业主和承包商)来负责实施。

  19.职业健康安全的条件和因素可能影响到的工作场所内的人员有(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

  20.下列活动中哪些是组织为落实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环境方针所进行的工作(建立与管理体系相对应的组织机构)。

  21.建设工程项目健康安全与环境问题需要在项目的以下阶段考虑(立项、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验收、投产、使用和维护)。

  22.环境是指(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

  23.环境管理体系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的结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24.建设工程项目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保护产品生产者和使用者的健康与安全)。

  25.建设工程项目环境管理的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使社会的经济发展与人类的生存环境相协调)。

  26.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任务是(为达到工程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所进行的指挥、控制、组织和协调活动)。

  27.实现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针,具体包括(14)方面的管理任务。

  28.不同的组织(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环境方针,并使该方针能够得到(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

  2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30.组织为完成实现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针所需要的管理任务,应当(提供人员、设备、资金和信息资源)。

  31.组织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环境方针,并为之(确定工作过程和实行过程控制)。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xiaoha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