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安全控制的目标是(减少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事故,保证人员健康安全和财产免受损失)。
27.建设工程项目是开放系统,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很大,具有控制系统交叉性之特点,故安全控制(需要把工程系统、环境系统和社会系统结合)。
28.可以采用危险源提示表的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而下列不属于危险源提示表设问方面的是(设计方设计的不足)。
29.项目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实施,不包括(确定安全目标)。
30.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做到"五定","五定"包括(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完成时间、定整改完成人、定整改验收人)
31.安全生产必须把好"六关",这"六关"包括(措施关、交底关、教育关、防护关、检查关、改进关)。
32.三级安全教育包括(进厂教育、进车间教育、进班组教育)。
33.安全技术措施是指(以保护从事工作的员工健康和安全为目的的一切技术措施)。
34.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步骤包括工作活动分类、危险源识别、风险确定、风险评价、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评审)。
35.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和状态)。
36.工程施工要实现对安全生产的有效控制,应将安全管理目标最终分解到(每个作业人员)。
1.一次事故中死亡4人的事故属于(重大伤亡事故)。
2.某工人在工作中因违反操作规程而受伤,应(认定为工伤)。
3.国家规定特大伤亡事故是指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安全事故。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由当地安全主管部门负责处理)。
5.发生安全事故后,首先应该做的工作是立即(抢救伤员,排除险情)。
6.下列安全事故处理程序顺序正确的是(报告安全事故,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安全事故,对事故责任者进行处理,编写调查报告并上报)。
7.某工人在工作中脚部受到落物砸伤,休息了100天。在向有关安全生产监督部门报告时,应按照(轻伤)处置。
8.事件指的是(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
9.事故指的是造成(伤亡、疾病、损坏和损失的意外情况)。
10.职业病是指(经诊断因从事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不良环境的工作而造成的急慢性疾病)。
11.起重伤害是指从事各种起重作业时(发生的机械伤害)事故。
12.坍塌事故中包括(基坑边坡滑坡)。
13.下列情况不属于灼烫的是(电烧伤)。
14.物体打击事故指的是:落物、滚石、锤击、碎裂、崩块、(砸伤)等造成的人身伤害。
15.按照我国《企业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标准规定,职业伤害事故分为(20)类。
16.2002年卫生部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职业病目录》列出的法定职业病共(10大类115种)。
1.防止噪声污染的最根本措施是(从声源上降低噪声)。
2.降尘是指在重力作用下能很快下降的固体颗粒,其粒径(大于10μm)。
3.下列选项中(氮气(N2))不是气体状态污染物。
4.下列哪种固态废物的处理方式不是物理处理方式:(焚烧)。
5.粒子状态污染物描述错误的是(降尘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
6.热处理是固体废物的一种处理方式,下列哪项固体废物处理方式不属于热处理方法:(脱水干燥)。
7.下列对固体废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固态废物必须采用掩埋的方式处理)。
8.固体废物处理的最终技术是(填埋)技术。
责任编辑:xiao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