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实务辅导:软土地基深基坑综合支护技术实例
来源:优易学  2011-3-24 12:06:37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三、基坑设计
    1钻孔灌注桩:
    本工程基坑支护采用Φ 1000@1300mm钻孔灌注桩,有效桩长约24m,桩身混凝土等级为C25,灌注桩顶部钢筋锚入压顶梁的长度为800mm.
    2止水帷幕水泥搅拌桩:
    在钻孔桩外侧施工一排Φ 600@400水泥搅拌桩止水,有效桩长约14m;水泥掺入量为15%,,外加水泥重量0.15%的SN-201A早强剂,水泥搅拌桩采用两上两下,两次 喷浆复搅。在钻孔桩坑内侧施工5排格构式Φ600@450水泥搅拌桩进行被动土体加固,桩长约6m.
    3压顶圈梁、围檩及支撑:
    压顶圈梁、围檩及支撑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等级为C25,压顶梁为1500×400mm,面标高-0.60m;混凝土主梁为1000×800mm,混凝土次梁600×800mm,在坑内形 成上下两道支撑(上下两道支撑的梁底标高分别位于-7.4m,-2.6m,如图1所示),用于支撑灌注桩,减小坑体侧移。

                                                      图 2 坑壁支护剖面   

    4立柱及立柱桩:
    竖向立柱上部为钢结构格构柱,下部为钻孔灌注桩,钢格构立柱伸入桩内 2m,钢构柱穿过地下室底板处,应加焊止水钢板。挖土施工时应避免机械碰撞钢构柱。竖向立柱搁混凝土梁支撑处应加焊钢托架。(图3)
  
  

                                         图 3 钢立柱支护详图   

    四、基坑工程施工
    (1)进行围护桩施工,埋设测斜管,水位井。严格施工,确保围护体质量;
    (2)基坑开挖必须在钻孔灌注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同时水泥搅拌桩强度达设计值80%以上方可进行第一阶段土方开挖,挖土至第一道支撑面标高,施工钢筋混凝土压顶梁和支撑,埋设钢筋应力表;
    (3)支撑结构混凝土强度达设计强度80%后,进行第二阶段土方开挖,挖土至第二道支撑面标高,施工钢筋混凝土围檩和支撑,埋设钢筋应力表,同理进行下一阶 段挖土;基坑开挖应分层分段分块进行:先开挖基坑四角的土,再开挖基坑中间的土,在施工完-6.6m的混凝土支撑后,在基坑东西向回填部分土方形成运输通 道,便于土方外运。在基坑开挖到坑底以上30cm处以及承台局部深处应采用人工开挖修整,开挖完毕后应及时浇筑垫层。
    (4)基坑开挖应严格控制基坑土方开挖的土坡高度及坡度,防止挖土过程中挤斜工程桩,严禁挖土机直接碾压压顶梁和支撑;
    (5)工地下室基础底板,底板与钻孔桩之间空隙应用400厚素砼或毛石混凝土灌实顶牢,形成坑底传力带2;
    (6)待地下室基础底板与钻孔桩之间传力带2强度完全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第二道内支撑;
    (7)同理施工地下一层楼板及该层楼板于围护桩之间的传力带1,并到其设计强度后,拆除第一道内支撑,进而施工以上部分。
    五、基坑开挖监测方案
    基坑开挖支护是项风险性极大的地下工程,在基坑开挖整个过程中进行全过程监测,实行信息化管理,对指导开挖施工,确保安全是很有必要的。
    1、监测内容
    (1)围护体沿深度的侧向位移监测,特别是坑底以下的位移大小和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2)基坑内外的地下水位观测;
    (3)周围道路,路面沉降,裂缝的产生与发展;
    (4)坑内水平支撑的轴向力随基坑开挖的变化情况;
    (5)竖向立柱的垂直位移与侧移;
    2、监测要求:
    (1)基坑支护监测由专业队伍进行,对周围环境的监测应在工程桩及围护桩施工前进行,并将原始数据及现状记录在案,以便以后对照;
    (2)一般情况下开挖期间每天观测一次,如遇险时,应增加观测次数;
    (3)专人负责,及时将信息反馈各方,便于分析处理;
    (4)每天的数据应控制成相关曲线,根据其发展趋势分析整个基坑稳定情况。如遇有变形过大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各部门以便采取应急补救措施。
    六、结论
    本方法适用于类似软土地基的支护。现场监测表明:基坑结构安全可靠,最大土体侧移 12mm,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在基坑施工过程中,未发现附近地面下沉,地下水渗流较小。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xiaoha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