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及启示(二)
来源:优易学  2011-12-28 17:11:23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对我国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启示 
  与美国过去几年房地产市场火爆的情况类似,我国房地产也面临过热风险。房地产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对经济走势的影响将越来越显现。如何让过热的房地产市场适度降温,避免大起大落对经济的伤害,是今后我们进行宏观调控时需要破解的重大课题。 
  要高度关注全球房地产市场变化,防患于未然。从全球范围看,房地产市场市值增长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贸易和投资增长,也高于股市增幅,存在明显的虚高现象。摩根斯坦利有关报告指出,包括美国、中国等在内的全球1/4的经济体存在房地产泡沫。据测算,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房地产总价值已经增加了近40万亿美元,较1990年代全球股市泡沫更加膨胀。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形势下,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同步性日益增强,美国等主要国家房地产市场走势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不可低估,需要我们增强房地产泡沫危机意识。 
  要密切跟踪和监控与房价相关的各种经济指标,作为制定货币政策的重要依据。利率变化是房地产价格的主要诱因,适时调整货币政策是防止房地产泡沫化的关键。美国房价对利率,特别是长期利率极为敏感。与美国相比,我国房地产市场热的成因更为复杂,但利率长期偏低同样是重要因素。高盛公司认为,如果中国的利率仍长期处于目前的低水平,那么房价上涨的速度就会远远超过居民收入的增速,一旦今后利率提高或广义资金流动性下降,房价就会暴跌,对经济的伤害可能更大。 
  要谨慎对待住房贷款及相关金融产品发展的影响,避免房地产降温对消费和金融市场造成更大冲击。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住房贷款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中低收入家庭获得住房贷款比以往更容易。金融支持增强了居民购买力,对房地产起了巨大推动作用,有利于社会公正,缓解贫富差距。近10年来,美国白人住房拥有率提高了7%,而黑人和西班牙裔人群的拥房率分别增长了11%和19%。但住房信贷的快速发展也存在隐患,如果出现大量超出自身收入条件的不谨慎住房贷款,就可能助长泡沫化。我国住房金融业发展方兴未艾,但尚未经历房地产市场跌宕起伏的老百姓,心理准备和风险意识都明显不足。许多年轻人收入不高,动辄贷款购买一百平方米以上大房子的现象不少,这种过于自信的消费倾向和不够谨慎的贷款发放,值得金融当局和监管者注意。 
  要深入研究房地产的财富效应,这对加强和改善我国宏观调控有重大现实意义。房地产是美国人最重要的个人财产,美国人拥有自住房的比例比直接和间接购买股票的比率(50%)高出近20个百分点。随着房屋价值的上涨,拥有住房的人心理感觉更富有,消费意愿和消费信心增强。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房地产金融产品发展很快,个人可通过抵押再贷款等方式从升值的房产中直接获得现金收入,用于扩大消费。进入新世纪,美国繁荣的房地产市场极大地促进了私人消费,为美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做出了贡献。但如果出现房地产下跌过猛的情况,个人实际可支配收入相应下降,支撑经济的私人消费也必然会受到威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个人收入的更大比例将用于住房消费,房地产金融业快速发展,深入研究房价对我国消费和经济增长的深刻影响势在必行。

责任编辑:sealion1986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