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二次衬砌中防排水处理与控制
3.1 防水层安装与控制
3.1.1 防水层进场时检查
除按必要的工作程序进行取样检查外,还应检查防水板表面是否存在变色、皱纹(厚薄不均)、斑点、撕裂、刀痕、小孔等缺陷,存在质量缺陷时,应及时处理。
3.1一 防水层铺设前对初期支护的检查和处理
防水层铺挂前,应先对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进行量测,对欠挖部位加以凿除,对喷射混凝土表面凹凸显著部位应分层喷射找平。外露的锚杆头及钢筋网应头齐根切除,并用水泥砂浆抹平,使混凝土表面平顺。另外,在铺挂前,还应检查衬砌背后的排水设施,如盲沟、引水管和排水暗沟是否相互连接嵌入及接头是否连接密封牢固}盲沟、引水管和排水暗沟是否加设无纺布做反滤层;严寒地区保温排水设施是否有防潮措施;修筑的深埋渗水沟,回填材料除应满足保温、透水性好的要求外,水沟四周是否有防泥砂渗入且回填密实的材料。
3.1.3 防水层铺设好后检查和处理
1)防水层铺挂结束,监理工程师应对其焊接质量和防水层铺设质量进行检查。其检查方法有:1)用手托起防水板,看其是否能与喷射混凝土密贴;
2)看防水板表面是否有被划破、扯破、扎破等破损现象;
3)看焊接或粘结宽度(焊接时,搭接宽度为10锄,两侧焊缝宽度应不小于2.5 cm;粘结时,搭接宽度为10锄,粘结宽度不小于5锄)是否符合要求,且有无漏焊、假焊、烤焦等现象;
4)9b露的锚固点(钉子)是否%考试大%有塑料片覆盖;
5)每铺设20延长米~30延长米,剪开焊缝2处~3处,每处0.5 m.看是否有假焊、漏焊现象;
6)进行压水(气)试验,看其有无漏水(气)现象等,检查防水板铺挂质量。如果发现存在问题,除应详细记录外,并立即通知施工单位进行修补,不合格者应坚决要求返工。
3.2 止水带安装与控制
防水混凝土施工缝是衬砌防水混凝土间隙灌注施工造成的,对于施工缝的防排水处理,在复合式衬砌中,一般采用塑料止水带或橡胶止水带。
3.2.1 二次衬砌端部的检查与处理
在浇筑二次衬砌混凝土前,可用钢丝刷将上层混凝土刷毛,或在衬砌混凝土浇筑完后4 h-12 h内,用高压水将混凝土表面冲洗干净,并检查止水带接头是否完好,止水带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是否刺破,止水带是否发生偏移,如发现有割伤、破裂、接头松动及偏移现象,应及时修补和处理,以保证止水带防水功能。
3.2.2 止水带安装质量的检查与处理
检查是否有固定止水带和防止偏移的辅助设施、止水带接头宽度是否符合要求、止水带是否割伤破裂、止水带是否有卡环固定并伸入两端混凝土内等项目,做好详细检查记录,如存在问题时,应立即通知施工单位进行修补,不合格者应坚决要求返工。
3.3 混凝土浇筑与控制
衬砌混凝土施工时,应督促施工单位按施工配合比施工,定期不定期的进行检查。混凝土振捣时必须专人负责,避免出现欠振、漏振、过振等现象。加强施工缝、变形缝等薄弱环节的混凝土振捣,排除止水带底部气泡和空隙,使止水带和混凝土紧密结合。
4 二次衬砌渗漏处理与控制
4.1 引流堵漏
对于滴水及裂纹渗漏处,可采用凿槽引流堵漏施工方法。如在渗漏部位顺裂缝走向将衬砌混凝土凿出一定宽度和深度(如宽20 Irfn,深30 mm)的沟槽,埋设直径略大于沟槽宽度或与沟槽宽度相当的半圆胶管将水引入边墙排水沟内,再用无纺布覆盖半圆胶管或防水堵漏剂封堵,然后用颜色相当的防水混凝土封堵或抹面。
4.2 注浆堵漏
对于渗漏严重部位,可采用注浆堵漏施工方法。如在渗漏部位凿出一定宽度和深度(如直径80 Irfn,深40 mm)的凹坑,清理混凝土渣,并检查表面混凝土密实性,从渗漏部位向衬砌钻孔,其深度建议控制在衬砌厚度范围内,埋管注浆,其注浆浆液通过设计确定。注浆结束后,其凹坑可按文中上述4.1方法做防水堵漏处理。
5 结语
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都对隧道防排水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施工中的每一点疏忽都可能造成渗漏水隐患。因此,应加强对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达到设计预期效果,使隧道防排水工程质量有保证。当然,二次衬砌施工前的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及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控制,是做好衬砌防渗防漏控制的关键工序,因此应特别加以严格控制。
责任编辑:sealion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