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程项目惯例规范化的思考
来源:优易学  2011-11-13 11:05:15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9. 目标管理与工程项目管理
    目标是一定时期集体活动预期达到的成果,目标管理是集体成员亲自参加工作目标的制定、进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实现目标的行为。目标管理的精确是以目标指导行动。目标管理是一种重要的现代化管理方法,正确使用可以显著地提高管理效果。工程项目管理的根本方法是目标管理。按照目标管理的原理,进行工程项目管理首先要制定管理目标。施工项目管理的合同目标是管理的最终目标。施工项目管理规划确定的目标是施工项目管理的实施目标,比最终目标积极。目标控制就是努力实现规划目标。最后要进行目标控制考核。所以,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工程项目上进行目标管理的过程。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者只有学会目标管理,才可以进行有效的工程项目管理。 

    10. 建设程序与工程项目管理
    建设项目管理的全过程贯穿于建设程序的全过程。所谓建设程序,实际上是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利用外资项目的程序的总称,故不应混称为基本建设程序。建设程序是项目建设活动的程序,不是项目管理活动的程序。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围绕管理的职能划分阶段,即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不同的管理对象,这四个步骤的内涵不同,需要进行规划。“规划”是所有项目管理都需要的步骤。建设程序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上经过了多次变化。在1991年,国家计委颁发了“计投资〔1991〕1969号《关于报批设计任务书统称为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通知》”,取消了设计任务书,使建设程序变成为6个阶段,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工作、施工准备、施工、竣工验收。另外,原规定的“列入年度投资计划”应放在管理程序当中而不应当放在建设程序当中;“生产准备”并不是个独立的阶段。通常所说的“决策阶段”,也称“前期工作阶段”,是指项目建议书阶段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过批准,决策阶段即告完成,项目才算立项。方案设计属于前期阶段的工作,初步设计属于设计阶段的工作。通常所说的“实施阶段”,不应单指施工阶段,还应包括设计阶段和施工准备阶段。 

    11. 项目法施工和工程项目管理
    项目法施工属于企业管理范畴,指以项目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或者是项目管理加配套改革。这个概念无可争议是正确的。实践这项管理的企业也因此取得了效益或事业的成功和发展。据我所知,因为“项目法”的概念不利于与国际通用提法沟通,也因为企业管理的改革深化以后,“配套改革”已显得有很大局限性,故将项目管理专门作为一项生产制度的改革加以推行,企业管理改革则按中央的部署全面深化。这样做是合理的。 

    12. 项目经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
    项目经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两大关键内容。项目经理责任制的重要性是明显的,它决定于项目经理在企业中的地位,给项目经理部与企业的关系以决定性影响,关系项目管理的运行和成败。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制的重要性是从“项目管理的本质是要取得经济效益”的观点上提出的。抓成本管理,要以成本核算为中心,并贯穿在成本管理的全过程中;抓成本核算,必须抓要素管理,求得节约,以降低成本;抓成本核算必须抓责任制,调动全体项目管理者和作业者的积极性;抓成本核算可以促进集约化管理,可以出效益。因此,如何搞好项目经理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今后仍是项目管理研究、实践的重要课题,也是项目管理规范化中需要重点规范的两项重要内容。

上一页  [1] [2] [3] [4] 

责任编辑:xiaoha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