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税基税基是课税基础的简称,有两层涵义:税基的质,即课税的具体对象,有实物量和价值量两类;税基的量,即课税对象中,有多少可以作为计算应课税的基数。
(4)税率税率是据以计算应纳税额的比率,即对课税对象的征收比例,体现征税的深度。在课税对象和税目不变的情况下,课税额与税率成正比。税率是税收制度和政策的中心环节,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和纳税人的负担。按税率和税基的关系划分,税率主要有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三类。
例题:税率属于比例税率的税种有( )。
A.房产税
B.城镇土地使用税
C.耕地占用税
D.城市维护建设税
E.营业税
答案:ADE
解析: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采取的是定额税率。
(5)附加、加成和减免纳税人负担的轻重,主要通过税率的高低来调节,但还可以通过附加、加成和减免措施来调节。
1)附加和加成是加重纳税人负担的措施附加是地方附加的简称,是地方政府在正税之外附加征收的一部分税款。通常把按国家税法规定的税率征收的税款称为正税,把正税以外征收的附加称为副税,加成是加成征收的简称。对特定的纳税人实行加成征税,加一成等于加正税的10%,加二成等于加正税的20%,依此类推。
加成与附加不同,加成只对特定的纳税人加征,附加对所有纳税人加征。加成一般是在收益课税中采用,以便有效地调节某些纳税人的收入,附加则不一定。
例题:对特定的纳税人实行加成征税,加一成等于加( )的10%。
A.正税
B.副税
C.纳税人
D.税率
答案:A
解析:加成是加成征收的简称。具体是指对特定的纳税人实行加成征税,加一成就是加正税的10%。
2)减税、免税,以及规定起征点和免征额是减轻纳税人负担的措施。
减税就是减征部分税款,免税就是免交全部税款。减免税是国家根据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政策的要求而对某些特定的生产经营活动或某些特定的纳税人给予的优惠。
税收具有严肃性,而税收制度中关于附加、加成和减免税的有关规定,则把税收法律制度的严肃性和必要的灵活性密切地结合起来,使税收法律制度能够因地制宜,更好地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
( 6)违章处理违章处理是对纳税人违反税法行为的处置。纳税人的违章行为通常包括偷税、抗税、漏税、欠税等不同情况。偷税是指纳税人有意识地采取非法手段不交或少交税款的违法行为。抗税是指纳税人对抗国家税法拒绝纳税的违法行为。欠税即拖欠税款,是指纳税人不按规定期限交纳税款的违章行为。偷税和抗税属于违法犯罪行为。漏税和欠税属一般违章行为,不构成犯罪。
对纳税人的违章行为,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分别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处理:批评教育、强行扣款、加收滞纳金、罚款、追究刑事责任等。
例题1:对纳税人的违章行为,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分别采取( )的方式进行处理。
A、批评教育
B、强行扣款
C.加收滞纳金
D.谈话
E、罚款、追究刑事责任
答案:ABCE
解析:谈话不是对纳税人的违章行为进行处理的方式。
例题2:在下列行为中,属于犯罪的有()。(2005年试题)
A.欠税B.偷税C.抗税D.退税E.漏税答案:BC解析:偷税和抗税属于违法犯罪行为。漏税和欠税属一般违章行为,不构成犯罪。
责任编辑:xiao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