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层面的食物安全评估(二)
来源:优易学  2011-12-8 18:15:58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三、食物安全角度的判断  
  粮食供给状况只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食物安全水平的状况,如果一国的长期粮食供给已经使人民营养水平达到了生理营养学要求,该国也必然达到了食物安全水平。但如果粮食供给没有达到生理营养学要求,也未必就能得出该国没有达到食物安全水平的判断,必须结合其他主要食物的摄入状况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这里,选择贫困发生率、食物消费数量、食物能量供需平衡表指标来进行评估。  
   (一)贫困发生率角度的判断  
   采用贫困发生率即贫困人口比例指标来衡量食物安全的理论依据在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缺乏食物,只有其中的一部分贫困人口缺乏食物,食物不安全实际上指的是这部分人,当这部分人口的比例较小时,就具有较大的食物安全水平。  
   中国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1978年,农村约有2.5亿人处于贫困状态,贫困发生率高达33.1%,温饱问题是贫困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至2001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0.29亿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2%(表1略),也即是说,食物不足的人口要小于3.2%。农村贫困人口持续大幅度的减少,从一个侧面表明中国农村(也基本上可以说是全国)的食物安全程度在不断提高。 
  如果考虑到统计意义上的贫困人口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食物不足(其中有一部分人处于温饱与贫困标准之间),再考虑到中国几次提高贫困标准线及其与物价变动的比较,食物不安全的人口的比例可能还要小。食物与粮食一起纳入考察视野,这些主要食物包括粮食(贸易粮)、鲜菜、食用植物油、猪牛羊肉、禽肉、鲜蛋、水产品、食糖、乳制品和水果。 
  从中国居民食物消费量的统计数据(表2和表3略)可以看出,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都呈现出下面三个共同特征:①粮食直接消费量减少;②畜产品(肉、奶、蛋)、水产品和食用植物油的消费量在明显上升;③蔬菜的人均消费量在下降。前两个共同特征表明,居民食品趋向多样化,从而使得粮食在食物营养来源中的地位下降。对于人均蔬菜消费量的下降,就城镇来说,由于市场供给方式的变化导致净菜率提高,城镇实际人均蔬菜摄入水平的下降至少不像统计数据所显示的那么快,甚至可能没有下降,目前,缺乏具体的数据来对此进行定量分析;对农村人均蔬菜消费量的下降缺乏较好的解释。在城镇居民消费中还可以看到,水果的人均消费量在波动中缓慢上升。统计数据也未能反映出水果质量方面的显著改善和品种的丰富化的这些事实。现实中,农村地区的水果和乳制品消费也在增长,但目前缺乏系统数据的支持。通过表2(略)和表3(略)至少可以看出,居民的食品消费正在不断趋向多样化和丰富化,粮食在食物营养来源中的地位正在下降,这些正是食物处于安全水平的国际经验特征。 
  上述数据还未包括在外饮食的人均食物消费量。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在外饮食在城镇居民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在外饮食中肉类消费量的估计尤为重要。一些研究表明,在外饮食中肉、奶、蛋消费量要占到家庭内消费量的10%~20%(卢锋,1998;袁学国,2001)。蒋乃华(2000)甚至认为,人均在外消费的肉类制品数量已从1984年的0.94公斤上升到2000年24.94公斤。但由于未能获得在外饮食的实物消费数据,从而本文来自统计数据的人均消费水平与实际人均消费水平相比会产生一个偏低的倾向。如果再考虑到其它一些未纳入统计的食品项目以及国家统计局住户样本收入水平的偏低状况,大概可以判定,从统计数据得出的人均营养获取量一般要低于实际的人均营养获取量。 
  (三)营养学角度的判断 
  食物消费量数据虽然反映了食物结构和数量的变化趋向,但并没有给出一个营养学意义上的参考量。只有达到营养学摄入量要求的食物供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食物安全。本文采用两种方法来判断中国是否达到营养学意义的食物安全。 
  一种方法是估计国内主要食物供给水平是否能满足国民平均人日热量要求,如果一国主要食物的国内供给水平大大超出人均每日热量要求,该国的食物供给总体上处于安全状态。本文利用中国的主要农产品产量数据估算人均拥有的主要食物,将其折合成统一的热量单位(表4(略)的“热量系数”),与人均每日热量2600千卡的营养学基本要求相比较(表4略),从而估计人均食物国内供给水平是否达到营养学的热量要求。由于这种方法具有较大的缺陷,因此,只是用来做粗略的估计。 
  这里必须指出,表4(略)的方法具有如下主要局限性:①未考虑部分产品的非食用用途,例如玉米作为饲料的畜牧利用以及工业利用,从而会导致一个偏高的估计。②未考虑进出口状况,从而可能会在净进口数量为正数时导致一个偏低的估计,在净进口为负数时导致一个偏高的估计。③许多食物未能被纳入计算,从而会导致一个偏低的估计。但尽管表4(略)的方法会导致一些估计偏高或偏低的估计结果。但从表4(略)中仍然不妨得出如下判断:第一,中国的食物生产能力在不断提高,使得人日热量拥有量不断提高,1978~2001年期间,人日营养热量的年均增长率为2%。第二,尽管方法缺陷导致一些偏高或偏低的估计,但仍然不难判断出,即使将这些偏高或偏低的估计因素考虑进去,2001年,中国国内生产的主要食物的热量供给仍然大大高于营养学的要求(2600大卡/人日)。 
  将表4(略)结果整理后得到表5(略),从表5(略)可以看出,中国居民的营养热量仍然主要来自于粮食。但在营养热量供给结构中,粮食的重要性在下降,畜产品和油料的重要性明显增强。 
  上述估算的数据基础毕竟不是居民实际的食物消费量,这里,依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城乡住户调查数据(城乡居民人均主要商品消费量)与营养学推荐标准(人日热量2600千卡、蛋白质72克、脂肪72克)相比较,来估计中国居民的食物消费水平是否达到营养学要求的食物摄入水平(表6略)。 
  表6(略)表明,中国居民在1985年时的人均热量水平已经达到了合理的营养学要求,2000年,中国居民的人均热量水平已经大大超过了营养学的要求。从中国目前日益增多的肥胖病现象也可以感受到,相当一部分居民已经处于富营养水平,引导合理进食倒成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 
  中国居民的食物安全水平与收入水平有较大的正相关关系,将2001年与1995年的各项指标相比较,可以看到,收入较高群体无论在具体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指标上,还是在综合性的热量指标上,都高于低收入群体(表7略)。但同时也要看到另一个现象,即高收入群体与低收入群体之间的差距在缩小,这一特征往往是一国处于食物安全状态的经验特征。

责任编辑:sealion1986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