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作用 鲤鱼味甘、性平,入脾、肾、肺经;有补脾健胃、利水消肿、通乳、清热解毒、止嗽下气;
对各种水肿、浮肿、腹胀、少尿、黄疸、乳汁不通皆有益;
鲤鱼对孕妇胎动不安、妊娠性消肿有很好的食疗效果。中医学认为,鲤鱼各部位均可入药。鲤鱼皮可治疗鱼梗;鲤鱼血可治疗口眼歪斜;鲤鱼汤可治疗小儿身疮;用鲤鱼治疗怀孕妇女的浮肿,胎动不安有特别疗效。
鱼类含有丰富的多链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作用;鲤鱼肉中含钾334毫克,了防治低钾血症,增加肌肉的强度,与中医的“脾主肌肉强度”的健脾作用一致;每百克鲤鱼中,含视黄醇25微克,维生素A25微克,对提高视力有益;鱼头中含丰富的卵磷脂,对维护大脑营养、加强记忆颇有好处。
其他相关 鲤色虽有赤鲤、黄鲤、白鲤等品种,但性味功用相似,《神农本草经》列之为上品,南北朝·陶弘景说:鲤鱼为诸鱼之长,为食品上味。
《日华诸家本草》:鲤鱼,治怀妊身肿,及胎气不安。
《本草纲目》:鲤,其功长于利小便,故能消肿胀,黄疽,脚气,喘嗽,湿热之病,煮食下水气,利小便。
《本草求真》:凡因水气内停,而见咳气上逆,黄疸,水肿,脚气等症,服此则能以消,治孕妇水肿亦然。
鲤鱼,金鳞赤尾,形态可爱,肥嫩鲜美,肉味纯正,《诗经》:“岂其食鱼,必河之鲤”。说的就是黄河鲤鱼。史料载:“孔子娶于宋,并宦氏。一岁而伯鱼,伯鱼三岁,鲁昭公以鲤鱼赐孔子。孔子荣君之职,因名子曰鲤,字伯鱼。”汉时有“就我求珍肴,全盘烩鲤鱼”的赞美诗句。宋代医学家苏颂把“脍鲤”列为“食品上味”。
责任编辑:张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