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09年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
来源:优易学  2010-1-20 9:16:48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了学习定势的积极作用,也避免了其消极作用( )
  13、对能力一般的儿童而言,高焦虑能促进他们的学习( )
  14、根据儿童智力水平进行教学的目的是缩小学生学习速度上的差别( )
  15、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因此没有动机,学习便不能发生( )
  16、掌握学习通常要求学生掌握80%-90%的测验项目才能学习下一单元( )
  17、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速度有很大的差异,这是个别化教学受到普遍重视的重要原因。( )
  18、无论在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学习情景中,我们都一致地强调动机、焦虑和竞争应保持中等水平,才能有利于学生潜力的充分发挥。( )
  19、客观测验的优点是教师出题方便,批改方便,且适合测量学生的高层次的能力( )
  20、品德具有稳定性的特征,但是同时品德又是行为情境相似性的函数( )
四、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成就动机;2、智慧技能;3、知识的表征;4、任务分析;5、课堂气氛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请分析同质分班的利与弊。
  2、指出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中使用“惩罚”的确切含义以及如何正确和适当地使用这一手段。
  3、说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这种说法属于何种教学论的教学目标观?从加涅素质观看,其局限性是什么?
  4、有人说知识的测量比较容易,能力的测量比较困难,这种说法的根据是什么?从广义的知识观来看,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
  六、论述题与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一位教师试图使小学儿童形成利他的习惯。他采取的方法是提供榜样法,其中的强化是当众表扬。试分析:
  ⑴这种方法最初可能使学生形成的是什么?
  ⑵使用这种方法形成利他习惯的内外条件是什么?
  ⑶仅仅以表扬作为强化物能使学生形成持久的利他习惯吗?
  ⑷形成高尚的利他习惯还需要什么条件?提供自私的榜样对形成这种习惯必要吗?
  2、请举实例说明:“学有定律,教有优法”的科学取向教学论的教学方法观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刀刀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