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病历采集与病例分析之病例分析牙齿外伤
来源:优易学  2011-4-4 13:11:41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医药书店

  (2)牙髓腔变窄或消失 为轻度牙脱位的反应,年轻恒牙更易发生髓腔变窄或闭塞。

  (3)牙根外吸收 牙根吸收最早在受伤后2个月发生,有2%可并发牙内吸收。

  (4)边缘性牙槽突吸收 嵌入性和牙合向性脱位牙,易丧失边缘牙槽突。

  [治疗原则]

  治疗总则:保存患牙。

  1.部分脱位牙

  (1)患牙局麻下复位,调抬,固定4周。

  (2)定期复查 术后3、6、12个月进行复查,如牙髓坏死,则作根管治疗。

  2.嵌人性脱位牙

  (1)患牙为年轻恒牙者,不必强行复位,继续观察,待其日后自行萌出。

  (2)非年轻恒牙,局麻下复位,2周后再作根管治疗,以免发生牙根吸收。

  3.完全脱位牙 力争在半小时内进行再植。

  (1)成年牙完全脱位 如就诊迅速或复位及时,术后3—4周再行根管治疗。如脱位2小时后就诊,则在体外完成根管治疗术,并经根面和牙槽窝刮治后,将患牙植入、固定。

  (2)年轻恒牙完全脱位 如就诊迅速或自行复位及时,不要轻易拔髓,一般疗效良好。如就诊不及时或拖延复位时间,则只能在体外完成根管治疗术,搔刮根面和牙槽窝后再行植入、固定,但预后欠佳。

  (三)牙折

  [概述]

  牙折多因外力直接撞击,或咀嚼时咬到硬物所致,临床上多见于上颌前牙。牙折按其折断部位分为冠折、根折、冠根折三种。

  [诊断要点]    

  1.冠折 外伤性前牙多见,分横折、斜折;咀嚼性后牙多见,分斜折、纵折。其诊断比较容易,可见细微裂纹、釉质缺损或釉质及牙本质缺损,伴或不伴牙髓腔暴露。

  2.根折 根折多为横折,纵折少见。患牙可有不同程度的松动、叩痛,牙龈出血,根部黏膜触痛等症状。有的根折早期五明显症状,数日或数周后因水肿和咬合使根折断端分离才逐渐出现症状。x线片检查是诊断根折的重要依据。

  3.冠根折 临床较为少见,有则多为斜行冠根折;患牙髓腔往往暴露,断片动度大,触痛明显。

  [治疗原则]

  1.冠折

  (1)缺损局限于少许釉质,牙本质未暴露,将其锐缘磨钝即可。

  (2)牙本质已暴露轻度敏感者,可行脱敏治疗。敏感较重者,可用塑冠内衬“氧丁”粘固,待6—8周后,在氢氧化钙垫底后,再用复合树脂修复牙冠形态。

  (3)若牙髓已暴露,成年恒牙可行牙髓摘除术;年轻恒牙则行活髓切断术,当其牙根发育完成后,再行根管治疗。同时修复牙冠形态。

  (4)对于冠折在颈部的单根牙,可在根管治疗后作桩冠修复;若根尖尚未形成,可作根尖诱导形成术,以保留根尖处的牙乳头以利根尖继续发育。

  2.根折

  (1)根尖1/3处折断,多数只需夹板固定、降低咬合,不需牙髓治疗。但如发生牙髓坏死,则应立即进行根管治疗。

  (2)根中1/3处折断,可用夹板固定,如有冠端错位,应在固定前复位。术后每月复查一次,检查夹板是否松脱,必要时可更换。复查时如牙髓有炎症或坏死,则应作根管治疗术。

  (3)颈部1/3处折断并与龈沟相通时,如折断线在龈下1~4mm,断根不短于同名牙的冠长,牙周情况良好者,可酌情选用切龈术、正畸牵引术或牙槽内牙根移位术+桩冠修复。

  3.冠根折

  (1)凡可作根管治疗,且具备桩核冠修复适应症的后牙冠根折,均应尽力保留。

  (2)前牙冠根折,参考与口腔相通的牙颈部根折的治疗原则进行处理。

  [病例分析]   

  某患者,男,28岁。因半小时上前牙外伤就诊。

  检查:右上1牙龈红肿,牙冠完整,但比右上2短2mm;叩痛(++),松动不明显。X线片示右上1根尖周膜消失。问其诊断和治疗方法。

  1.诊断 右上1嵌人性脱位

  诊断依据:患牙有外伤史,右上1比右上2短2mm,X线片示右上1根尖周膜消失等。

  2.治疗方法

  (1)局麻下复位、固定。

  短2mm;叩痛(++),松动不明显。X线片右上1比右上2短2mm

  (2)2周后再作根管治疗,以免发生牙根吸收

  [思考题]

  1.试述牙震荡的诊断要点。

  2.试述牙脱位的诊断要点。

  3.试述牙折的诊断要点。

  4.试述牙震荡的治疗原则。

  5.分述部分脱位牙、完全脱位牙、嵌人性脱位牙的治疗原则。

  6.分述冠折、根折、冠根折的治疗原则。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