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信息监测现状
来源:优易学  2010-1-6 17:10:39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医药书店

 

  二、我国慢性病信息监测状况
  1982年,我国建立了以传染病为主要监测内容的综合疾病监测系统,并于1989年进行了调整使其发展成为一个有代表性的、数据可靠的、准确分析、快速反馈的主动监测系统。这个系统不仅对人群传染病发病模式和死亡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监测.而且对全死因模式、部分疾病的原因进行了探讨[15]。提供了详细的死因顺位资料.证实了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患和意外伤亡已成为为人群员主要的死因,反映了慢性病的死亡趋势。进入80年代后期,我国的部分省市开始对慢性病进行监测。开展慢性病监测最早的是天津市。
  无锡市于1980年在市郊区范围内对慢性病的死因进行报告统计,1986年起开展慢性病监测工作。这是建立在各级医院基础之上的慢性病发病、死亡报告系统。报病工作按传染病报告程序管理,与急性传染病的报病制度及网络相似。慢性病死亡监测,由街道卫生所从公安派出所摘录每月死亡名单,到各居委会了解死亡人员情况,并与医疗机构报告的死亡卡相核对,剔除重复,由卫生所人员上门调查并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上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国际疾病分类(1CD—9)编码统计(2002年按ICD—10分类),上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疾控中心对死亡卡片进行填写质量、编码质量的审核、汇总。慢性病发病监测,由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内的住院、门诊、急诊、病理等相关科室,发现规定报告的慢性病后,填写慢性病报告卡上报至医院预防保健科,由预防保健科登记核卡。每季由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到各管辖的医院收集慢性病发病报告卡,并由市疾病控制中心召开的疾病监测例会,进行卡片审核、交换、质量评价和工作情况交流。区疾控中心每季对发病卡进行统计,上报市疾控中心;市疾控中心进行资料审核、汇总。报告的病种为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和恶性肿瘤,该监测系统对这四种疾病的发病和死亡情况作了长期的、动态的、连续的监测。2002年又增加了糖尿病发病监测。对研究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危险因素,加强对慢性病的发现和控制,评价其流行特点,评估慢性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起到了较为积极的作用。
  成都市于1990年正式开始慢性病的发病、死亡报告工作,报告系统与天津、无锡市相似[16]。1991年,上海南市区开展了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监测[17],这个监测系统以南市口学特征、健康状况、慢性病患病情况、个人行为习惯、生活环境和享有的卫生服务以及生活满意度、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事件和社会,心理功能等有关生活质量内容。通过监测获得了南市区各种慢性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掌握了个人生活行为方式和环境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同时对人群的生活质量情况作出了评价。
  除了上述的慢性病监测系统以外.我国周期性的开展了大规模的单病种流行病学调查,在1958年、1979年和1991年进行了三次全国高血压现患率的抽样调查[18]。1979年-1980年开展了全国糖尿病的大调查.1994年中日友好医院对全国19省市25岁以上的224251人群进行了糖尿病的普查[19]。通过全国大规模的疾病普查,获得了全国不同地区、不同年龄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的水平。
  1996年我国的北京、上海等7个城市建立了针对慢性病的“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20],动态的、连续的观察社区人群中有关慢性病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危险因素的流行情况;涉及的主要慢性病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高血脂症、肿瘤、艾滋病等。主要的行为危险因素为:吸烟、饮酒、不合理饮食、肥胖、高血脂症、高血压、冠心病等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慢性病信息监测主要是靠常规报卡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单病种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的信息量较少;通过常规报卡效率太低、环节多,数据质量难免保证;收集的慢性病信息不能互动、难以共享,利用效率低,不能够适应日趋迫切的慢性病综合防治的需要。且在信息收集过程中,尚存在以下不足:①缺乏相关的法律保障,医疗机构医生对发病监测的接受性不高;②死因监测报告涉及到公安部门、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部门,部门之间的协调影响了死亡资料收集的准确性;③患病率监测数据缺乏连续性等。这种情况将会影响慢性病防治决策的有效性,延误政府制定防治策略,对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极为不利。
  三、加强我国慢性病信息监测的初步思路
  1、以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建立健全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实行微机化、网络化管理。将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慢性病发病、死亡等数据连成一体,提高报病效率,实现数据共享。
  2、加大慢性病信息的收集面,收集的信息包括死亡监测、发病或患病监测、危险因素监测、社区环境监测、疾病管理与卫生经济监测等六方面内容。
  3 、每3~5年在社区进行一次危险因素、疾病管理指标以及社区环境的流行病学调查,以能够掌握一定时期内监测人群中危险因素的流行水平及变化情况,并评价慢性病干预效果,同时能够探测慢性病流行趋势和引起的疾病负担、确定防治重点,以便更有效的防治慢性病。
同时,还应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足够的经费和人员投入,使我国慢性病信息监测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为探索和评价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慢性病干预措施提供强有力的参考依据,为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刀刀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