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指导之骨科——牵引技术
来源:优易学  2011-12-23 17:24:05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医药书店
  牵引技术在矫形外科治疗中应用较广,它是利用持续的牵引力,对骨折或脱位的整复和固定、炎症肢体的制动、肢体挛缩畸形的矫治和功能锻炼等,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临床上常用的牵引技术有皮肤牵引、骨骼牵引和特殊牵引等。 
  牵引装置 
  一、矫形外科床应铺木板,装备“拉手”,以利于有效的牵引和固定,并便于功能活动和抬高臀部排便。 
  二、矫形外科牵引床还应安装牵引木架,备有勃郎氏或托马氏牵引支架、健侧脚踏箱(存放牵引用具)和靠背架;另有抬高床脚的三级梯和牵引用的重锤等。 
  三、牵引木架装有滑轮木撑、滑轮、固定勃郎氏牵引支架的剪形夹。 
  四、勃郎氏牵引支架:适用于下肢长管骨骨折、骨盆骨折、髋关节脱位和下肢骨、关节化脓性炎症的牵引。 
  勃郎氏牵引支架可根据肢体的长度和抬高的角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勃郎氏牵引支架放置大腿和小腿的两段部位,分别包好布,托带或绷带,即可托起下肢进行牵引。 
  一、皮肤牵引 
  适应证
  1、小儿股骨骨折的牵引。 
  2、肱骨不稳定性骨折的牵引。 
  3、成人下肢骨骼牵引的辅助牵引。 
  4、肱骨骨折在外展架上牵引。 
  禁忌症 
  1、皮肤损伤或炎症。
  2、对胶布过敏者。
  牵引设备 
  复方安息香酊,胶布,扩张板,重锤,绷带和棉纸,牵引绳和滑轮,牵引支架,床脚抬高木梯(或垫)。 
  操作步骤 
  1.按肢体粗细撕成适当宽度的胶布条,将扩张板粘在胶布条的中部。在扩张板孔处将胶布钻孔,穿绳打结。在要贴胶布的皮肤处涂复方安息香酊。对于下肢牵引,助手将扩张板放在距足跟下方二横指(约3—4厘米)处,保持在不和足跟接触的位置。胶布两端沿中线纵形剪开长约10厘米的裂口,在复方安息香酊未干之前,将胶布贴在肢体内、外两侧皮肤上,并注意将胶布贴得平整无皱。然后将肢体用手牵引悬空,包括绷带使胶布固定。对于小腿的皮肤牵引,外侧胶布应贴到低于排骨小头处,以免压迫腓总神经。在躁部应垫好棉片,以防压迫产生疼痛。 
  2.将下肢放在勃郎氏牵引支架上牵引,重量2—4.5公斤,床脚抬高10厘米。为防足下垂,足底和足背应按上述方法用胶布向上牵引固定,重量0.5公斤,保持踝关节在90左右的位置。 
  3.下肢也可用托马氏牵引支架牵引,方法同前。 
  术后处理 
  皮肤牵引3—4天后,由于患肢肿胀消退,周径变小,绷带松动,影响牵引胶布贴敷的紧密度,易于引起胶布松脱或皮肤发生水泡,因此,必须经常检查井及时处理绷带松脱情况。小儿股骨骨折进行皮肤牵引的早期,由于伤肢肿胀,如果绷带包扎过紧,可能压迫踝部血管引起血循环障碍,要特别注意观察。 
  二、骨骼牵引 
  骨骼牵引的力量较大,持续使用的时间较长,且能作有效的调节,因而有较好的牵引效果。因为牵引的力量较大,必须有相应的对抗牵引。骨骼牵引一般不得超过6—8周,如需继续牵引,则应更换牵引部位或改用皮肤牵引。骨骼牵引在成人可用局麻,在小儿可用全麻。 
  (一)颅骨牵引技术 
  适应症 
  颈椎骨折和脱位,特别是骨折脱位伴有脊髓压迫症状者。 
  操作步骤 
  1.仰卧位,剃去头发,头位摆正,颈部两侧用砂袋固定。用2%龙胆紫在两侧乳突之间划一条冠状线,再沿鼻尖到枕外粗隆划一条矢状线。将牵引弓的交叉部支点对正两线的交点,两端钩尖放在横线上作切口标志。用1%昔鲁卡因在标志点进行局部麻醉。在两个标志点各作横行小切口,一直切到骨膜,并略作剥离。用颅骨钻在标记点钻孔。钻孔时应使钻头的方向与牵引弓钩尖的方向一致,仅入颅骨外板(成人约4毫米,小儿约3毫米)。钻孔后,安装颅骨牵引弓,并拧紧牵引弓上两个相对的螺旋进行固定,防止松脱或向内挤紧而刺入颅内。 
  术后处理 
  一、整个牵引期间应密切观察伤员的伤情变化。对于严重骨折脱位合并脊髓压迫症状的伤员,如条件许可,应在牵引2~4小时后拍x线侧位照片复查,为调整体位和重量提供依据。 
  二、牵引24小时后,调整并拧紧牵引弓上的两个螺旋,使牵引弓进一步固定,以防滑脱或刺入颅内。 
  三、单纯性骨折或脱位的伤员,复位后三周除去牵引,以头颈胸石膏固定或石膏领固定三个月左右。 
  (二)尺骨鹰嘴牵引技术
  (克氏针 Kris ChnerWire牵引技术)
  适应症
  一、肱骨髁上骨折、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移位和局部肿胀较严重,不能立即复位固定者。
  二、陈旧性肩关节脱位。
  操作步骤
  1.牵引过程中肘关节始终屈曲90:前臂放在旋前旋后中间位。在肱骨内侧缘的延长线(即沿尺骨鹰嘴顶点下3厘米左右处),划一条与尺骨背侧缘垂直的直线;在尺骨背侧缘的两侧各2厘米左右处,各划一条与尺骨背侧缘平行的直线,相交两点即牵引针的进、出点。用手牵引将上肢提起,消毒、麻醉后,将固定在手摇钻上的克氏牵引针从内侧标记点刺入到尺骨,转动手摇钻穿过尺骨鹰嘴,再钻向外侧标记点。注意切勿损伤尺神经、钻入关节腔或仅穿过皮下组织,造成不良后果或影响牵引。
  2.使牵引针两端外露部分等长,安装牵引弓。把牵引针两端超出的部分弯向牵引弓,并用胶布固定,以免松动、滑脱或引起不应有的损伤。然后拧紧螺旋,将牵引针拉紧。牵引弓系上牵引绳,在与上臂呈直线的方向进行牵引,同时将伤肢前臂用帆布吊带吊起,保持肘关节在直角位置。牵引重量为2—4公斤。术后处理伤肢消肿后,用手法将骨折或脱位复位,再用石膏固定伤肢,解除牵引。
  术后处理
  一、整个牵引期间应密切观察伤员的伤情变化。对于严重骨折脱位合并脊髓压迫症状的伤员,如条件许可,应在牵引2~4小时后拍x线侧位照片复查,为调整体位和重量提供依据。
  二、牵引24小时后,调整并拧紧牵引弓上的两个螺旋,使牵引弓进一步固定,以防滑脱或刺入颅内。
  三、单纯性骨折或脱位的伤员,复位后三周除去牵引,以头颈胸石膏固定或石膏领固定三个月左右。

责任编辑:cyth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