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基础指导: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针刺法(毫针刺法)
来源:优易学  2011-5-8 17:56:48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医药书店

针刺法是用中医传统的毫针刺法、三棱针、梅花针、皮内针、水针等方法进行治疗的方法。它是根据经络学说理论对人体一定穴位进行针刺,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调整阴阳的作用。临床护理常用于止痛、调理脾胃、解除尿闭、降低高热等。常用的方法有毫针刺法、皮肤针法、皮内针法和水针法。

  毫针刺法

  适应范围及临床作用

  ① 适应范围

  由于毫针刺法用途广泛,如用法得当则立竿见影,所以,临床最为常用。其适用范围最广,凡能够针刺的腧穴,皆可使用毫针进行针刺。

  ② 临床作用

  毫针刺法之所以用途广泛,效果显著,是跟其作用分不开的。首先能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其次能扶正祛邪,调整阴阳。临床根据病情辨证,选择穴位,达到治疗和护理目的。

  操作程序

  ① 洗手,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再次核对医嘱。

  ② 协助患者松开衣服,按针刺部位取合适体位。

  ③ 选好腧穴,用拇指按压穴位,询问病人有无感觉。

  ④ 消毒局部皮肤,选取合适的毫针,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尖是否有钩等,术者消毒手指。

  ⑤ 根据针刺部位选择相应的进针方法,正确进针。

  ⑥ “得气”后,根据病情决定留针时间,期间观察有无异常情况。

  ⑦ 起针,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