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锅汤”有助防疫
而从支援都江堰的广东医务人员的反映来看,这两天“大锅汤”也已在当地广泛流行。据悉,都江堰市的卫生局近日已紧急向全市多个镇的社区卫生发放了近2500公斤中药材,用于熬制“大锅汤”,已有超过5万名受灾群众受益。
“大锅汤”到底该怎么熬?
黄枫指出,地震过后,灾区要严防瘟疫的流行。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讲,此次地震发生于夏季,气候炎热;地震点在山区,又多湿气,加之震后人员和动物的伤亡,灾区生活环境的污染,很容易产生秽浊之气。暑热加上秽浊很容易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等感染人体而使人发病。
那么,“大锅汤”到底该怎么熬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意见:
建议灾后防疫用“清瘟败毒饮”,或用黄芪、黄连、黄柏、板蓝根、大蓟、小蓟、大青叶等熬制汤药。
解读:“清瘟败毒饮”是由石膏、知母、甘草、生地、黄连、梔子、黄芩、赤芍、玄参、连翘、犀角、淡竹叶、桔梗、丹皮等14味药组成,其中糅合了清热的白虎汤、凉血的犀角地黄汤和解毒的黄连解毒汤,有泻火解毒作用,适用于地震后损伤初期热毒亢盛的人群,特别是出现高热头痛、烦躁口渴等热证的人们;黄芪、黄连、黄柏性寒味苦,能泻火清内热,配合应用具有益气固表的作用;板蓝根、大青叶有清热、凉血、解毒、清利咽喉的作用,常用于流感、大头瘟毒、热毒斑疹、咽喉肿痛等症;大蓟、小蓟有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出血证、感染性疾病等。
其他防疫内服外用方
1.内服预防:
方药:大青叶15g、连翘15g、香薷15g、葛根15g、藿香20g、柴胡10g、黄柏15g、石菖蒲12g、苍术15g、厚朴10g、生甘草3g。
煎服方法:熬“大锅汤”服用,成人一日一剂,一日二至三次,体弱者酌减,可连服十天,并根据疫情调整服药持续时间。
中成药:藿香正气液、抗病毒冲剂、午时茶颗粒。
2.外用预防:
中药喷洒:将石菖蒲和艾叶按1:1的比例配好,用水煮沸后15分钟,加水兑成含生药约20%~30%的浓度,喷洒生活的空间和地面。
1.用石菖蒲、艾叶烧熏:两者按1:1的比例配制。以烟雾适中为宜,过浓会导致呼吸困难、嗓子难受和恶心等。
2.用食醋熏蒸:每立方米空间用食醋5~10毫升,加水一倍稀释后加热,每次熏蒸1~2小时,每天或隔天熏蒸一次,可根据疫情连续熏蒸3~6天。
3.用青蒿烧薰:可驱避蚊虫叮咬,预防疟疾等传染病。
灾后心理障碍 也可用中药调治
1.调治一号方
方药:炙香附15g、柴胡10g、川芎15g、苍术15g、神曲15g、炒栀子10g、石菖蒲12g、炙远志10g、夜交藤30g、生甘草3g。
中成药:逍遥丸、越鞠丸、归脾丸、七叶神安片。
2.调治二号方
适应证:灾后元气耗伤、体力未恢复、疲乏体弱、食欲不振等。
方药:党参15g、黄精15g、黄芪15g、白术15g、茯苓15g、当归15g、陈皮10g、炙甘草3g。
中成药:生脉口服液。
责任编辑:张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