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0例均为>男性,年龄25岁~40岁;其中泰国3例,新加坡4例,孟加拉国1例,马来西亚2例;性传播6例,吸毒感染2例,输血感染1例,器械刺伤1例。
1.2 临床表现:伴有消瘦、发热、腹泻3例,鹅口疮2例,顽固性咳嗽5例,玫瑰糠疹2例,全身淋巴结肿大6例,贫血6例,卡氏肺囊虫肺炎5例。
1.3 实验室检查:HIV-antibodies阳性10例,白细胞降低8例,结核菌素试验阳性3例,乙型肝炎3例,维生素B12缺乏2例。
1.4 治疗:叠氮胸苷(AZT)每次100mg,每日5次。双脱氧肌苷用量:体重>49kg,每次200mg,每日2次;体重35kg~49kg,每次125mg,每日2次。
2. 护理
2.1 消毒隔离:
2.1.1 隔离前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说明隔离的目的、要求以及如何配合,使病人能够自觉地进行自我隔离和护理。
2.1.2 尽可能将病人安排在单人房间,条件不具备时,床位应安排在通风处。合并肺结核时采取门窗紧闭,机械通风,嘱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用纸遮住口鼻,然后将纸扔入不透水的双层密闭袋中,做好标记送出病房。
2.1.3 床头、病历、交班的黑板上做明显的红色标记。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止血带供病人专用,其它生活用品均与其它病人分开。
2.1.4 当病人接受手术及一些辅助治疗或检查时,注册护士应事先通知手术室及辅助科室做好预防准备。
2.1.5 在接触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人体组织或粘膜时应戴双层乳胶手套。在进行容易发生血液、体液喷溅的操作时应穿一次性围裙、戴口罩及护目镜。
2.1.6 注意自身预防。医护人员做检查操作时要小心,避免被用过的针头、器械刺伤,避免破损的伤口直接感染,工作衣帽被血渍或分泌物污染后应立即清洗和消毒。
2.1.7 病人的排泄物、痰液、残余剩饭倒入不透水的双层密闭袋中,做好标记后送出病房。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