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不能忽视复习。复习远比背新词更重要。复习有两层概念。Sarah在她的26背词法里提到,在背一个新的list的过程中,亦要不断复习,背完一页复习一页,背完第二页,将前两页复习一遍……又可将一个list(03版是13页)二等分,四等分,背完一部分复习一部分,背完一半复习一半,背完后一半再将前一半复习一遍。这样背完一遍其实已含四五次复习了。
顺便说一句,网上常听见有人说背一个list只要一个小时甚至更快,这完全可能是因为“背”的定义不同,根本不必在意。那天扬扬问我自己两个小时才背完一个是不是慢了,我说不慢,我当时要用三个多小时,这并不假的,当然也可能是因个我自个儿比较笨。
另一层概念是过后的复习。早晚复习也算,但我没有实行,因为当时早晚都在背,没早晚之分。根据艾宾浩斯曲线,也是杨鹏当时的方法:第2天、第4天、第7天、第14天复习,对于每天一个list的朋友,我建议第20天和30各再复习一次,因为适当时间间隔的复习选比不复习重新再背有效率地多。
由上可见,第一天你只需要背list 1,第二天却除了背list 2外还要复习1,第四天要背list 4,复习3和1。依此类推,到第14天后,稳定在每天背一个新的,复习4个旧的list,到两个月的后期复习量又会逐减。
当然,整个过程实际上要持续约3个月,但最后一个月任务很轻(因为不用背新的),一两小时即可。14天到背完最后一个新list的那天是任务比较重的一段时间,一定要坚持住,这也是我提出“五天背两天歇”的原因,歇的那两天可以用来补缺和休息。同时也请美女们注意,哥们儿也要注意,复习的过程可能丝毫不比背新词轻松,就我自己来说,发现自己忘记50%以上是家常便饭,并不值得沮丧和气馁,各位以我这个笨人为参照,会好受很多。
这样两三个月下来,其实你已完整过去七遍了,毫不夸张地说,GRE已大功告成一半了。经过这七遍,这些词事实上已经深深地印在你的记忆中。虽然你还会忘记,但是简单的复习就能再记得来,从小到大,我们都有这样的“recall”经历。
第四,要背词,不要背顺序背场景。开始背红宝(或其他词汇书)几天之后,你必然会略带惊喜地发现,“哇,我连这个单词前后是什么词都记住了”,同时,你也必然会略带失望地感念,“哎,但是我忘记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了……”这种现实被一些G友形象地称为场景记忆,是上述短期突破记忆法的主要障碍。
解决方法有二:
一.是买一本叫《逆序》的书(老俞和寄托各出了一本,都可以,老俞的那本打*的不要背),并不是简单地从z排到a,而是以单词的末字母排排序(比如以a结尾的词排在最前),等于完全打乱了词序。
二.是自己做单词卡。这是我的方法之一,每背完一个list就用本本敲一张list用A4打出来,虽然是顺序,但场景已大大弱化,也是检查自己水平的一个好办法。
顺带讲一个问题,绝对不要跟自己妥协,要设定可计量的方法来说明自己这一轮复习到位了。比如一个list只有五个以下背不出来,否则重背——复习的时候,绝不可看解释,否则完全无用;用单词表是一个好办法,可以标记,且没有解释在旁影响,不认识就是不认识不可能偷看。电子版我有,若有需要可以发上来,但是03版的。
第五.尽量不要依靠真题背词。这是我的个人观点,没有达成共识,权当参考。做真题对记忆的好处一定是有的,甚至很大,有联想且比较有针对性,寄托的蓝宝就是据此设计出来的。但过分依赖可能会影响做题效果。另外,我认为,真题并不用做很多遍,类反可以做两遍,填空和阅读一遍足矣,所以后面的两个月足够了,不必着急地接触真题。当然,我只是说不要依靠真题,红宝是基础。寄托蓝宝还是很好的一本书,对后期总结尤其有效,自卖自夸一下。
责任编辑:sealion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