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答案】C
【分析】本题考点:哲学的基本问题。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因此选项C正确。
选项A、B、D虽然都是某一时期国内外一些学者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一些说法,而且他们都与哲学的基本问题有关,但都不是恩格斯提出的。
2.在工作中防止“过”或“不及”的关键在于
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认识事物的量
C.确定事物的质
D.把握事物的度
【答案】D
【分析】本题考点:度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质和量的统一为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范围、幅度和限度。认识度才能为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准则即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因此选项D正确。
选项A、B、C不直接涉及“过”与“不及”的问题,与题意不符。
3.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
A.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
B.不同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C.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竞争的结果
D.国内企业与国外同类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
【答案】B
【分析】本题考点: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的形成。
价值之所以转化为生产价格是由于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这是不同部门为追求更高利润率的竞争的结果。因此选项B正确。
选项A实现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C项影响价格水平的高低,D项只导致它们的市场占有份额的变化,均不符合题意。
4.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A.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B.农业工人提供了剩余劳动
C.农业工人工资低于其它部门
D.土地的资本主义垄断经营
【答案】D
【分析】本题考点: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
级差地租产生的自然条件是土地的有限,以及土地的优劣和位置的差别。当优等土地上获得的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就产生了级差地租。这部分超额利润之所以会转化为级差地租,其原因是在于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选项A是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B项是绝对地租、级差地租的源泉。
5.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应该是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变革
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改变
C.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答案】D
【分析】本题考点: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
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不断地改革,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要求。但是这种改革不需要也不允许否定、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是改变原有的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体制,以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因此选项D正确。
选项A认为改革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显然错误;B项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修补,而是对原有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因此C项也不对。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