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四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Ⅰ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A
4.【答案】D
5.【答案】A
【解析】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货币,但不一定非要是足值的货币不可。
6.【答案】A
【解析】价格、供求、竞争是构成市场的基本要素,它们的相互作用构成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即市场机制。价格、供求和竞争三种机制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它们相互依存、互为因果,彼此通过对方而得以实现。而价格机制作用发挥的程度,直接关系到市场机制在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发挥的程度,因而处于核心的地位。
7.【答案】B
【解析】国家的强制力量只是为纸币的流通提供了信用保证;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既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那么也无需纸币;在现代经济中,纸币通常是不能兑换成金属货币的。纸币作为价值符号,是现实的货币,同时它只是凭借国家信用流通,当然是不足值的货币。因此,答案为B。
8.【答案】A
【解析】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占有和使用等方面结成的经济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由谁支配,不仅决定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而且决定着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
9.【答案】A
10.【答案】C
11.【答案】D
12.【答案】D
13.【答案】A
14.【答案】A
15.【答案】C
16.【答案】C
二、选择题Ⅱ
17.【答案】ABCD
18.【答案】CD
19.【答案】ACD
20.【答案】ABC
21.【答案】AB
【解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实质,仍然是剥削与反剥削,控制与反控制。选项C、D错误
22.【答案】ABC
【解析】本题是考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相关内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阐述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时,提出吸引外资能力较强的地区和开发区,要注重提高生产制造层次,并积极向研究开发、现代流通等领域拓展,充分发挥集聚和带动效应。所以,D与相关内容不符。
23.【答案】ABD
【解析】要正确理解和掌握劳动对象的概念,劳动对象是指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即劳动加工的对象。生产用的厂房属于劳动资料。
24.【答案】ABCD
25.【答案】ABCD
26.【答案】ABCD
27.【答案】ABD
28.【答案】ABCD
29.【答案】ACD
30.【答案】ABCD
【解析】与60周年讲话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启示有联系又有区别,注意辨别。
31.【答案】ABCD
32.【答案】ABCD
33.【答案】ABCD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