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结合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
34.结合意识形态阶级性原理分析为什么在当前我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反对思想自由化和指导思想多元化。
35.阅读下面一组材料。
【材料1】
从1978年到2004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从133.6元提高到2936元,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从316元提高到9422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大幅度增加,1978年只有210.6亿元,2004年达到119555亿元。市场商品丰富多彩,居民衣、食、住、行、用等条件明显改善。
【材料2】
“九五”以来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及相关指标变化情况
年份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收入实际增幅(%)
1996 4839 2.9
2000 6280 6.4
2004 9422 7.7
【材料3】
“九五”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情况
年份 农村人均纯收入(元) 收入实际增幅(%) 城乡收入差距
1996 1926 8.9 2.5
2000 2253 2.1 2.7
2004 2936 6.8 3.2
【材料4】
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3月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2005年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他宣布了今年的5项具体措施:一是在全国大范围、大幅度减免农业税。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免征农业税。二是全部免征牧业税。三是因减免农(牧)业税而减少的财政收入,主要由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转移支付予以补助。中央财政为此新增支出140亿元,用于这方面的支出总额将达到664亿元。四是中央安排150亿元,增加对产粮大县和财政困难县乡的转移支付。五是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相关改革。
【材料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
【材料6】
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主要措施:一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二是全面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重点的综合改革;三是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四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根据材料请回答:
(1)概括说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变动的趋势。
(2)应如何正确看待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并且分析城乡发展严惩不协调的形成原因。
(3)从“注重社会公平”的角度,谈谈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意义。
(4)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36. 阅读下面一组材料。
【材料1】
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社会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重工业还是投资的重点,……但是,农业、轻工业投资的比例要加重一点。
我们现在发展重工业可以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一种是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从长远观点来看,前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少些和慢些,……后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和快些。
——摘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这里所讲的工业化道路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这一点必须肯定。但是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工业才有原料和市场,才有可能为建立强大的重工业积累较多的资金。……没有农业,就没有轻工业。……农业和轻工业发展了,重工业有了市场,有了资金,它就会更快地发展。
——摘自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
【材料2】
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中国GCD十六大报告》2002年11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分析两条工业化道路的基本内容。
(2)说明两条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联系和重要区别。
37.根据材料分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于毛,成于邓”。
38.本题为选做题,请在I、II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I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Ⅰ:
热点地区的和平努力:朝核六方会谈。
选做题Ⅱ:
依据唯物史观分析一些美国学者所主张的“国际恐怖主义起源于文明冲突”的观点。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