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适合自己”的原则选择大学
来源:优易学  2008-5-21 17:18:06   【优易学: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学历书店
全站文章页内部300*250广告位

以“适合自己”的原则选择大学

  目前,中国大学的基本格局如果按照大学之“大”(主要指多元化、多样化和综合性的程度)可以大致梳理如下:第一类是原来就有一定历史根基、目前国家又重点扶植的综合性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这些大学一般具有“大师”之大气,以及文、理、工综合“通识”的大文化底蕴。如果觉得自己是一块可造的栋梁人才,将来能够在某一领域,特别是文化学术领域作为精英之士大展一番宏图,选择到这样的环境中熏陶或深造几年,那当然是好事。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仅仅为体面或牌子一古脑儿地往这里死钻,不仅会遭到赌徒式的惨败,而且将会像纨绔子弟攀比名牌消费那样被误导终生。

  第二类是有一定历史根基,但具有明显学科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如偏理工科类的有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偏文科财经政法师范类的有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这些大学也是大众心目中的名牌,虽然各有学科特色,但“大师”之气、多元化氛围还是很浓厚的,适合有特殊“专才”潜能和志向的青年报考。

  第三类可以说是数量最多的那类大学,可以将地方性综合大学、一般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或教学研究型大学统统归入此类。

  当然也可以按照目前教育行政管理标准划定的如“985工程大学”和“211工程大学”等,将这类大学进一步划分为若干层次。但对于已经明白“上大学是怎么回事”的考生来说,我觉得这种分层实在没有太大的意义,而且还很可能造成误导,使我们在选专业时不自觉地陷于传统应试误区。对处于中间位置的大多数考生来说,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哪些大学更适合自己方面,而不是斤斤计较这些大学处于哪个水平层级上,因为它们彼此都差不多,你硬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分出个水平等级来,结果很可能“抓小放大”,犯方向性错误。

  第四类是教学型大学,这类大学约有三四百所,具体情况也比较复杂。近些年来,“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大多都是这类学校,有些是原来的学院更名为大学的,如海南师范学院更名为海南师范大学、江西东华理工学院拟更名为东华理工大学、辽宁工学院申报辽宁工业大学、洛阳工学院更名为河南科技大学等;有些是将原来几所学院合并更名为大学,如北京机械工业学院与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筹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有些是“专升本”合并更名的,如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保定学院、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与洛阳大学合并为洛阳理工学院,等等。

  针对上述大学格局,考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以“通识自我”为基本宗旨,以适合自己为基本原则,以提高自己认识、体验和感悟多元化、多样化社会图景为基本目标,平心静气地选择报考大学。不盲目攀比名牌,不斤斤计较层级水平,只要能够为自己提供多元化成功的平台,就是适合自己的大学。

责任编辑:虫虫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高考文章页课程列表页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高考文章页底部广告位

热点资讯
文章页330尺寸谷歌广告位
计算机文章页资讯推荐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