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长抓社会综治深入实施“校园安全防护墙”共筑行动
来源:优易学  2013-12-18 9:32:29   【优易学:中国教育门户网】   资料下载   网上书店

目前,衢州市共有中小学、幼儿园1145所,在校学生(幼儿)373892人,教职工25641人(专任教师22333人)。为做好全市近40万师生的安全工作,该市围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从薄弱环节抓整改、关键领域抓创新入手,强化部门合力、开展隐患整治、督促制度落实,有力的提升了该市校园安全稳定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水平,为教育事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抓部门联动,建立校园安全长效机制

一是强化隐患排查。在全面排查学校及周边安全隐患基础上,对各安全隐患整治责任主体进行科学分类、造册登记,将学校难以解决的安全隐患逐级上报,由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将各隐患整治责任主体以抄告单形式责成责任单位及时整治。今年以来,全市共检查发现学校存有安全隐患123处,其中校舍设施类49处,校园周边安全管理类33处,整治率达95.12%

二是实施分类整改。对安全隐患进行分类管理,实行校镇(乡)、县、市三级管理制度,逐级下发《学校安全隐患整改报告单》和《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责任落实抄告单》,定期跟踪责任部门整改情况并列入年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目标管理考评。年初至今,全市共向各级各类学校、学校安全整改责任主体发出“整改通知书”、“责任落实抄告单”180份, 117处学校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整治。

三是夯实安全基础。加大校园安全“三防”设施建设,近三年,全市共投入建设资金7000万元,安装视频监控系统645套,配备校园保安1333名,实现了公办学校技防设施全覆盖。今年来,针对规模较小、安保力量薄弱的农村民办幼儿园,该市新安排校园安全建设资金150余万元,用于视频监控设备安装。同时,全面深化警校合作,积极推广“校园警务室”模式,确保每天都有警员进驻校园,并通过进一步规范交警、巡警、辖区派出所民警联勤巡逻制度,做到学生上学、放学等重点时段、重点地段“见警车、见警灯、见警察”,切实提高师生安全感。

二、抓重点环节,增强校园安全防控实效

一是确保校园周边安全。联合教育、公安、城管、食药等部门对1145所校园的周边环境进行多次拉网式安全排查,累计查收书摊不良读物200余册、关停距校园200米内的娱乐场所、综合治理网吧、游戏室7家。目前,各街办均成立了由教师巡逻队、家长护校队组建的联防协管队伍,形成了专群结合、内外一体的校园安全防控网络。柯城区以城区小学为试点,开展“爱心妈妈保畅通护平安”行动。即根据校园周边道路状况,在重点路口,每天集中安排“爱心妈妈”轮流疏导交通,引导机动车规范行驶和非机动车有序停放,预防突发事件发生。截至目前,已有1500多位家长加入“爱心妈妈”队伍,组织“保畅护安”行动480余次,运行一年来实现了校门口学生交通安全事故“零发生”。

二是确保校园食品安全。全面启动“千万学生饮食放心”工程,实行校园食品统一配送、定点采购制度,大力推进品牌超市直营店、连锁企业“进校园”,通过发展“农校对接”、“农舍对接”项目,鼓励从田头、定点屠宰场、生产企业到学校的直接配送,确保“优质、安全、价廉”的食品输入学校食堂。日前,全市学校大宗食品统一配送或定点采购率已提高至85%,校园品牌超市占校园商店总数85%以上。同时,加强校园饮用水安全监管,将学校供水纳入城镇自来水管网,并定期开展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日前,全市学校饮用水城镇管网接入率达85%以上。

三是确保农村校舍安全。大力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截止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7.8亿元,加固和重建校舍累计竣工面积65.6万平方米。同时,针对农村校舍质量差、基础差、用房不足等问题,在全省率先实施并完成了农村学校“改水、改厕”、食堂宿舍改造、小规模农村小学提升改造等四大工程,采取“财政补助、教育部门和学校自筹、社会捐助”等方式,累计投入资金3.3亿元,完成农村学校建设改造项目1667个,改造中小学危房和破旧校舍32万平方米,新建校舍96万平方米,改造浅水井476口、环保厕所428座。

三、抓机制落实,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水平

一是建立校园矛盾调解机制。整合教育、司法、公安等部门资源,在全省率先创立校园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针对校内外活动中的师生、师校间涉及民事权力的矛盾纠纷,按照“部门共建共管”原则,建立以人民调解为基础、行政调解为补充、司法审判为保障的校闹纠纷解决机制。该校调会运行一年以来,接待来访人员50余人次,调结纠纷8起。

二是建立安全管理应急机制。建成集安全教育与自救模拟演练等设施于一体的“安全应急体验教室”,并针对食品安全、火灾事件频发情况,就应急避险、紧急疏散、消防灭火、自救互救和灾后心理辅导等内容,组织开展了食物中毒、火灾事故、踩踏事故、流行病应急等安全应急预案的演练。同时,将消防安全教育全面纳入学生课堂教学内容,定期开展消防宣传教育课程,并组织师生进行消防安全疏散演习和消防博物馆、消防教育基地参观等活动,使三年级以上学生熟练掌握报警、灭火器材使用及自救逃生等技能。

三是建立校园安全群治机制。将校园安全与矛盾纠纷排查、家访促和谐、社会矛盾化解集中行动、和谐小区创建等工作相结合,全面落实公安、消防、卫生、综治等部门校园安全防治责任,并在年度考核中对单位的涉校项目实行应评尽评,努力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同时,积极推进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建设,先后组织近1万余名家长和新闻媒体参加了“2013我与孩子共成长”、“将成功传给下一代”等家庭教育指导公益讲座、亲子活动,为家校教育合力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借鉴、指导和引领。各地、各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通过国旗下讲话、广播、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广大师生开展消防、交通、防震减灾、防校园踩踏事件等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有效提高了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及自我防护、自救互救能力。

责任编辑:admi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新新闻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