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在全国会议交流中小学节约教育
来源:优易学  2013-10-9 23:22:09   【优易学:中国教育门户网】   资料下载   网上书店

    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幼儿园广泛深入开展节约教育的意见》等印发以后,我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活动。我省的做法得到了国家肯定,在日前教育部召开的会议上,我省进行了交流。我省的做法主要有:

    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坚持“三抓”:抓宣传,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宣传活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开展了勤俭节约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演讲大赛,帮助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意识和习惯,了解勤俭节约的行为规范,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抓典型,征集全省各地中小学开展节约教育的典型案例、先进事迹,宣传推广,组织学习借鉴,营造学习节约教育先进典型的良好育人环境;抓融入,将节约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结合中小学生年龄等身心发展特征,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分学段融入到学科教学活动中。

     注重实效,开展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提高教育的实际效果。其一,开展勤俭建校活动。要求中小学按照朴素、实用、适用和节约资源的原则建设学校,严禁盲目追求高标准、建设豪华学校。加强后续的管理和护养,提高工程项目的使用效益。其二,开展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活动。要求各地各校统筹整合校内资源,降低办学成本。开展“节约型校园”评选活动,严格开支标准,控制经费支出。其三,开展节约教育主题活动。在全省先后组织开展了“光盘行动”、“勤俭节约体验活动”,创新形式,拓展载体,力求节约教育取得实效。与水利、粮食、环保等部门合作,建立实践教育基地。目前已建成1个全国节粮教育基地,有5个市也正在申报全国第二批节粮教育基地。

     完善制度,建立机制。其一,完善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制定完善中小学预算管理、专项资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财务公开等制度,做到收有据,支有度,购有章,建有规,拨有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其二,建立完善学校物资管理制度。要求各地各校在教学实验、科学研究、行政办公、基建后勤等各方面建立管理制度,做到办公支出有制度,财物管理有计划,节电节水有成效。其三,制定勤俭节约公约。努力凝聚共识,形成共同的勤俭观和行为准则。引导学生以校园公约为蓝本,拟定个性化的勤俭节约公开承诺书,将节约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为。

    加强监督,提高效果。其一,建立工作责任制。各地各校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制订节约教育实施方案和责任制,明确职责和分工,精心组织实施,将节电、节水、节油、节财等目标及措施,进行具体分解落实。其二,将节俭行为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学生的毕业考核、升学录取、评优评先结合起来,形成学生成长的激励动力。其三,加强对节约教育的监督检查和考核,纳入到中小学、幼儿园教育评估中,对开展节约教育较好的地方和学校进行表彰激励。

责任编辑:admi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新新闻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