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傍晚,代表中国赴美参加第32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简称OM)决赛的14支参赛队凯旋而归。本届OM决赛于2011年5月28日至30日在美国马里兰大学举行,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共856支中小学生代表队参加了决赛。中国参赛队本次比赛共获得3个第一名,3个第二名,1个第三名。他们是:上海市大宁国际小学获得《戈德堡装置》赛项小学组第一名;上海市新普陀小学获得《能折叠的结构》小学组第一名;上海市金苹果学校获得《能折叠的结构》初中组第一名。上海大学附属中学获得《能折叠的结构》高中组第二名;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获得《能折叠的结构》小学组第二名;北京市中关村中学获得《能折叠的结构》初中组第二名。常州市解放路小学获得《能折叠的结构》小学组第三名。提到参加OM的收获,大宁国际小学学生张经天表示,他们这次获得了参赛项目的第一名,很开心;通过参加OM,她学到了团队合作,交到了许多好朋友。而来自月浦实验学校的小学生朱欣荣则表示,虽然之前得了全国冠军的他们这次在国际上没有拿奖,但他也收获颇丰,参加OM对他和队友们都是一种提高和锻炼,他们不会气馁,下届OM他还会参加,并且一定要取得好成绩。中国上海头脑奥林匹克协会执行主席陈伟新介绍道,OM于1978年始于美国,1988年他到美国考察首次接触OM,惊叹于美国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多元化和规模化,可以把科技与艺术、社会结合起来;相比之下,当时中国孩子的科技活动就比较单一。于是,陈伟新决定由《少年日报》将OM引入中国,让中国孩子也能置身于这个科技盛会之中。这么多年下来,陈伟新惊喜地发现,孩子的创造力的确是可以开发的,关键是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平台,而OM就是这样一个机会。陈伟新同时强调,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更加重要,学校应注重通过参加OM的这个过程,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开发创造力和学习的乐趣。今年中国内地上海、江苏、北京、青岛共有14支参赛队赴美参赛。据统计,自1988年中国派队参加世界头脑奥林匹克决赛以来,共获得冠军28个,亚军15个,其中上海获得17个冠军,12个亚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