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以“四项服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来源:优易学  2013-7-13 18:30:44   【优易学:中国教育门户网】   资料下载   网上书店
    上海交通大学以国家战略和区域重大需求为纲,积极服务产业结构调整、新兴产业发展、企业技术创新和创新价值实现。在“四项服务”的思路下,学校重点发挥人才学科优势,不断探索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努力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而不懈奋斗。服务产业结构调整,强化人才智力支持长期以来,上海交通大学坚持以培养创新型领袖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使命。近年来,学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专门成立了“致远学院”和“创业学院”,并与企业合作成立了多个人才培养基地。目前,与宝钢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工作已成功完成了90多人的培养成才,并大多已成为企业技术骨干;与中国商飞等企业围绕大飞机工程采取“特班”形式培养紧缺人才,首批36名学员已顺利毕业;同时,学校还为上海核工院、中核总、中广核等单位培养了一大批国家急需的核电人才。服务新兴产业发展,优化学科教育支持上海交通大学为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特别成立了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中美物流研究院等配套院系。为适应上海发展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产业的需要,学校成立了Med-X研究院、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等顶尖研究机构。另外,在重点对接国家16个重大科技专项的工作中,上海交大高效地成立了能源、核电、空天、智能电网、新农村发展、新兴产业技术、高级金融等若干高水平创新平台,并鼓励与全力支持开展基础性、战略性技术研发,力争通过优化学科教育支持,快速占领科技制高点,服务国家和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固化“产学研用”支持目前为止,上海交通大学已与20多家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领域攻关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上海交大通过切实固化“产学研用”结合,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建设提供强大支撑。在信息技术领域,学校与上海文广集团合作推进数字电视标准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建设数字电视国家工程中心;在新能源领域,上海交大与国家电网公司共建智能电网研发中心,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广东核电集团合作建设核电研究院;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学校与宝钢共建汽车板实用技术联合实验室等6个创新平台,与上海电气共建核电技术与成套装备工程研究中心,与铁道部合作开展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科研合作,与中海油共建深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此外,上海交通大学还在长三角地区的10多个城市建立了一批产学研合作基地,为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领域提供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的支持。服务创新价值实现,实化体制机制支持在“产学研用”的链条中,“产业”的核心是利润,“科研”的核心是创新,联接二者的桥梁是“市场”。上海交通大学活用创新体制机制,通过“市场”建立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桥梁。2010年,学校与闵行区在共建紫竹科学园区的基础上,又合建了上海紫竹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整合创新力量进行科技攻关,不断提升产业的“技术链”和“价值链”。目前,上海交大每年投入产学研的经费占到总办学经费的四分之一强,其中有四分之一用于国际科研合作。在未来的工作中,学校还将主动对接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通过不断发挥创新型体制机制的实际优势,为创新价值的实现而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admi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新新闻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