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深化资助工作内涵 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
来源:优易学 2013-7-13 18:30:45 【
优易学:中国教育门户网】
资料下载 网上书店
为切实做好学生的资助工作,东华大学以高度责任深入开展该项工作,不断完善资助工作体系,全力做到“两坚持、两确保”,即始终坚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资助工作的理论起点和实践终点,坚持“经济保障、精神关怀、发展支持”的工作理念,确保资助工作抓紧、抓好、抓实,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努力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全面发展。一是落实政策、认真实施,充分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需求。学校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和部署,不断增强促进教育公平的责任感、紧迫感和自觉性,完善了“奖、助、贷、勤、免、补”多位一体的资助工作体系。明确了经济保障的目标,即在完成国家助学贷款的基础上,特困学生平均受助金额不低于当年学费标准,一般困难学生的平均受助金额不低于当年学费标准的70%,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有效资助。——不断完善资助工作项目。通过开展“绿色通道”、“缓缴学费”、“助学贷款”、“奖助学金”、“学费补助”、“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医疗补助”、“社会实践补助”、“探亲路费补贴”、“考证补贴”、“求职实习补贴”等十余项资助项目,覆盖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全过程的必要经济支出环节。——努力提高资助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学校通过编制《东华大学学生资助工作实用手册》,使基层帮困工作者有章可循。通过建立困难生信息管理、助学金及各类补助信息管理、国家助学贷款信息管理三大系统,不仅方便广大学生申请资助或随时查询信息,也便于学校对资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实施三级审核三级公示制度,即辅导员、学院、学校三级审核,班级、学院、学校三级公示,对维护公平公正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确保资助工作及时到位。快速响应的应急资助机制不仅可解学生的燃眉之急,更体现学校对学生的深切关怀。一旦学生或其家庭出现突发情况,只需学生本人的简单书面申请或其他人(如辅导员)的书面建议,学校会在当天内送上慰问金或应急生活费。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学校第一时间通过短信平台发布应急资助信息,学生可以直接到资助中心登记备案申请补助,大大提高了帮困的时效性。二是加强教育、有效引导,充分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需求。在做好经济资助的基础上,学校的资助工作立足学生的主体需求,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普遍存在敏感多虑,缺乏自信,赚钱愿望迫切的共性,把精神关怀定位为“关注生活细节、重视心理需求、激发人生理想”,即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细节,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生理想。——在关心生活上下功夫。在“绿色通道”工作中,除了设置办理缓缴学费、爱心礼包发放、帮困政策咨询三个功能外,还专门设置了“亲情驿站”,使每个独自到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可以在这里免费拨打长途电话,给牵挂着自己的亲人们报平安。每逢“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学校也专门为困难学生准备节日礼物,让同学们感受到温馨和幸福。同时依托慈善爱心屋,进一步拓展社会帮困资源,每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爱心屋自选领取物资达2万余件。——在教育引导上下功夫。学校通过成立“心理成长小组”和“大学生自强联合会”,深入做好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工作。“心理成长小组”每年吸纳100名困难生群体参与,深受学生的欢迎,一位同学这样评价到:“小组活动感觉是一种心灵的洗涤,在和同学心与心的交流过程中,我们彼此了解、彼此深知,互相解决问答,每一周的培训让我有种期待”。参与“大学生自强联合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获得人生导航、素质拓展、艺术熏陶、参观访问、项目执行等机会。——在营造氛围上下功夫。学校始终倡导“幸福受助,快乐奉献”的舆论氛围,推行公益服务承诺制,每位受助的同学承诺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服务,成为学校阳光服务队中的一员。目前,全校99%的受助学生都非常积极参与志愿公益服务,年人均公益工时超过50个小时。每年,都要组织困难学生优秀个人和集体的评选和表彰,评出自立自强标兵、优秀阳光公益服务队、社会公益服务标兵、勤工助学标兵等荣誉称号,提升困难生群体的他人认可度和自我认可度。三是搭建平台、精心策划,充分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需求。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学校一方面为学生的个人发展提供充分的资源,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搭建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平台。根据学生的切实需要,从学生发展所需的通用能力、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等方面,落实发展支持。——积极开展技能帮困。针对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想提高外语水平的情况,学校联合专业的培训机构,部分或全额资助学生参加英语四六级、中高级口译、日语二级等培训考证。另外,鼓励困难学生积极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上岗资格证书考试,如高级程序员证、报关员证、会计师资格证等,对通过考试的同学给予一定额度的培训费资助。——认真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投身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全额资助困难学生组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大大提高了困难学生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每年有300余名困难生奔赴祖国各地实践考察。资助中心还搭建了第二课堂项目建设平台,困难学生可以自设第二课堂项目如课题调研等,向资助中心申请立项,通过立项答辩的项目可以得到必要经费的全额资助。另外,资助中心每年积极联系社会助学金的捐资企业,大部分企业都能为困难学生提供企业实习机会。——努力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提升困难学生的事业心,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学校专门针对困难学生开设了“创新创业训练营”,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另外,勤工助学也拓展了创业实训功能。通过与一些企业合作,企业提供设备和技术指导,学校统一协调管理,为困难学生团队提供创业实训的机会,如学生开设的创意工作室、多媒体工作室、书吧等项目,让学生在勤工助学的同时学以致用,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