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积极创新学校安全管理模式让广大人民群众子女切实享受平安和谐教育
来源:优易学  2013-7-11 11:27:28   【优易学:中国教育门户网】   资料下载   网上书店
       我省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也是教育大省,教育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近1/5,教育系统的和谐稳定,事关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败,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近年来,省教育厅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部署要求,把社会管理创新与教育工作相结合,不断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尤其是学校安全管理模式,切实维护师生利益,努力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让广大人民群众子女乐享平安和谐教育。      一是加强安全队伍建设,保障学校平稳运行。创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体制,提高思政管理水平。健全政策保障机制,出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高、中级职务任职资格申报条件》、《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高等学校专职辅导员行政职级晋升暂行办法》等文件,解决了辅导员“归属感”和“位置”等实际问题,做到了“政策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突出实践锻炼机制,积极组织辅导员参加社会实践,增强辅导员职业意识,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出台专职辅导员到教育厅思政处挂职锻炼管理办法,以岗位轮换促实践锻炼;首次举行职业技能大赛,成效显著,推动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拓宽培训渠道,建设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远程教育系统,利用网上平台深化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      二是创新安全管理机制,提升学校安全管理水平。健全制度,自去年12月实施《河北省学校安全管理规定》以来,教育厅又向全省教育系统下发了《河北省高等学校交通安全管理规定》与《河北校车交通安全管理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全省学校安全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创新机制,对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提出“安全教育进课堂”、“安全教育常规化”、“安全教育多元化”三项管理模式,安全教育课做到计划、读本、师资、课时、考核“五落实”确保教育实效;狠抓管理,要求学校做到“三要、三不要”:即制度要完善、重点要突出、落实要到位;不麻痹、不松懈、不侥幸,扎扎实实做好日常管理,为教育教学发展营造良好的校园。      三是创新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营造良好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是影响学校稳定发展的较直接因素,教育厅对各地学校实行“问题和隐患台帐月报”制,针对问题和隐患排查整改,实行“问题工作法”,要求做到“必须认认真真地看、必须反反复复地想、必须仔仔细细的查、必须扎扎实实地改”等“四个必须”。工作中,又提出“排查认真、整治坚决、巩固成果、杜绝新隐患、适时开展专项整治”等“五点要求”。据统计,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共自查校园周边隐患3071起,整治2814起,257起上报当地综治部门协调解决。教育厅校园周边办对其中的173起隐患实行跟踪督办,已全部解决。      四是创新矛盾排查化解机制,维护校园稳定。明确各单位党政一把手是安全稳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工作部门的负责人对本领域的安全稳定工作负责。同时,还对各地学校提出,稳定责任状不是虚的,要按照“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等“四不放过”原则,切实执行。在此基础上,今年以来,省教育厅还认真部署教育系统和高校围绕纠纷化解、社会管理创新等工作,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及时发现苗头性、预警性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化解。同时,加强突发安全稳定事件应急机制建设,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预案演练,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责任编辑:admi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新新闻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