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综合辅导:低标工程项目经营方法的探讨(上)
来源:优易学  2011-6-16 17:47:21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当前建筑市场的竞争已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往往一个普通的工程项目便有数家甚至数十家单位进行竞标。投标单位相互问惨烈的倾轧甚至略带不理智的压价,使得最终结果常是低价中标。而这些中标价直接停留在了理论保本点上(这里理论保本点的概念仅是指不考虑任何不利因素,没有一点利润的保本点)。但是,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工程项目无法象工厂流水线上的产品,能够较稳定地封闭成本。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使得理论保本点远低于于实际成本点。因此,低标工程项目的经营也便成了项目管理者考虑的重要问题。
  1 低标T程项目存在的原因
  1.1 准入门槛的过低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建筑行业较低的科技含量,使得我国各类建筑企业呈几何数的增长。尽管这些年,国家的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加。但增加数量仍然难以满足更多的建筑施工企业的需求。所以“僧多粥少”的局面长期存在。
  1.2 招标制度的不完善。
  工程进行招标时,招标文件的编制下多是以帮助建设单位节约投资、压低建造价格为主要标的。施工单位在经过无数次实践后获知正常投标价很难中标,唯有低价才是中标的最佳途径。于是,为了中标,价格越压越低,低价中标便成了普遍现象。
  1.3 买方市场的存在
  如1.1所述,过低的准入门槛造成了工程的买方市场。任何一个业主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这个市场里占据着极为主动的地位。所以不少业主在价格战中推波助澜,将价格压到连他们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步。而许多施工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订单,只能“忍气吞声”。
  2 低标工程项目的经济分析
  既然低标工程项目有其存在的现实性,那么经营好这些工程也便成了各项目管理者的当务之急。对整个项目进行全面地分析是搞好项目经营工作的前提。笔者认为可以借鉴SWOT分析法对项目进行较为直观地分析,以助管理者在工程施工之初就能详尽地掌握工程面临的有利与不利的情况,并做好一些相对应的准备工作,未雨绸缪,有针对性地为以后的节源和可能的索赔打下基础。
  SWOT是一种分析方法,可用来确定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strength),竞争劣势(weakness),机会(0pportunlty)和威胁(threat),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传统的SWOT分析是用在公司战略层面,它对于制定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但是,工程项目的管理不同于企业的战略管理,它并不完全适合运用SWOT分析。然而,我们可以通过SWOT分析的思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工程项目作一综合评估。
  (1)工程规模及社会影响的大小。这直接决定了上级主管部门重视程度的高低,以及与供货商价格谈判决定度的强弱。
  (2)工地管理目标与公司管理目标是否一致。某个工程的管理目标未必符合整个公司管理体系下的目标,但可灵活地调节和回避这种矛盾,最大限度地减低公司管理体系反映在某个项目上的不适用性,以避免无谓的内耗。    
  (3)工程是否存在后续工程的可能(位于同一区域的后续工程,如二期,三期等)。这对临时设施的布置、投入,分包价格的谈判都可能产生重要影响。
  (4)业主背景分析。工程项目业主的背景多种多样,如:政府背景、民营背景、外资背景等等。不同的背景决定了其对资金运用的出发点、制度约束的不同。这也决定了施工单位需对应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法。
  (5)工程内容变更的大小。不同的工程内容变更的可能性并不一样,如酒店、商务楼相对于住宅变更的可能性就稍大。变更的大小将影响项目经营质量。
  (6)主要建材数量及价格趋势的预估。建筑工程中的钢筋、商品混凝土、木材等占材料费比重较大。这些主要材料量及价格的变化将直接决定工程成本的大小。
  (7)其他。还有不少因素如政策风险、项目经理能力分析、分包队伍质量等一系列问题均需统盘进行一定的考虑和判断。

责任编辑:xiaoha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