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辅导—有效性是认证的生命线(二)
来源:优易学  2011-11-21 11:26:50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现场审核的控制是确保认证实施活动有效性的关键
  
认证实施有效性集中体现在现场审核阶段,审核员应重点把握两个环节。
  一是要灵活运用各种审核方法和现场审核技巧。审核员应在深刻理解标准内涵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审核目的,综合运用各种审核方法和技巧,全面、准确、客观地寻求审核证据。对于标准中的策划部分,应关注管理者的管理思路是否顺畅;对于标准中实施的部分,应关注生产现场实施的效果,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另外,审核员应时刻保持对体系的整体性认识,关注接口活动的审核。就某一质量活动或事实,善于运用正向、反向的追踪方法,发现体系接口方面存在的不足。
  二是恰当作出现场审核结论,突出体系有效性的评价。现场审核完毕,审核组在对体系的符合性做出结论的同时,更应对受审核方体系的有效性做出恰当的评价,重点评价体系实施后对受审核方的内部管理、作业现场、产品质量、顾客关系、自我完善机制等方面的影响,并就如何进一步增加有效性为受审核方提出体系改进和努力的方向。
  不断提高审核员素质和能力是确保认证实施活动有效性的根本
  
审核员的素质和能力是决定认证有效性的根本条件,认证的效果需要通过审核员的具体工作来表达和转换。一个合格的审核员需要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以及应用知识与技术的能力。在ISO19011标准中,审核员能力中的“技术”部分已有明确要求。但是,如何成为“好”的审核员,与审核员个人综合素质直接相关,而恰恰是这些“软条件”,应成为认证机构必须关注的一个重点。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是审核员必须具备并应不断加强和提高的。
  一是职业道德。作为一个审核员,公正、诚实、谨慎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没有这些必须做到的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行为,就不可能有效地完成任何承担的任务,更谈不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标准为准绳”的第三方认证工作了。
  二是职业精神。审核是一项高强度的劳动,因此需要审核员有较强的毅力,坚持不懈地实现审核目的,而这种毅力便来自于审核员的职业精神和责任感。审核员应充分认识认证的意义,这将有利于增强审核员的服务意识和职业精神,而此种精神会在审核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
  三是能力要求。随着认证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审核员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活到老、学到老”的终生学习观是这一行业从业人员应该树立的,这也是不断掌握新知识、适应行业发展的惟一法宝。除了必须的知识技能外,在审核过程中,审核员要能够快速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要善于观察、判断和分析受审核方的活动,还需要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引导受审核方向利于体系自我完善的方向不断发展。
  提高认证实施活动的有效性,是每个认证机构和每位审核员时刻需要关注的问题,审核员只有在审核过程中不断提炼和总结,并注重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才能在审核过程中真正做到游刃有余、教学互长,积累起宝贵经验,认证机构才能实现对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的承诺,我国的认证事业才能健康蓬勃发展。

责任编辑:xiaoha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