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管理—浅谈三峡工程竣工验收及资料整编
来源:优易学  2011-8-7 6:29:24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3、竣工资料整编归档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项目部重视不够,强调抓工程建设而忽视资料整编工作

  工程建筑物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东西,是一个“硬件”,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到那里,不仅工程参建各方一致努力,而且领导也在关心,社会各界也在关注;而工程资料只是一个“软件”,往往容易被忽视。所以在建设过程中,更多的精力都放到了前者上,抓进度,抓质量,抓关键目标的实现。经常是等到面临验收了,才抽调人员,加班加点进行突击。由于先天不足,靠后天的弥补是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的。由此可见,竣工资料整编工作能否作好,主要取决于项目部及有关部门的领导思想重视程度,及有关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思想重视程度。

  3.2 平常的资料管理不规范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平常在资料管理方面虽然花费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做了一定的工作,但主要是围绕工程的实施,侧重于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并未将其与最后的整编归档有机结合起来,资料的管理深度不够,规范程度较低。很多资料由于保存不当,或是管理人员变动,在竣工资料归档时,发现资料不全、遗失。有些资料在生成时就不符合竣工归档要求,如资料签名用蓝色签字笔、圆珠笔书写,资料纸张大小、材质不符合要求等。在竣工整理时,补做、重做归档资料,造成时间、人力、物力浪费。

  3.3 资料管理制度不健全

  虽然建立了一些资料管理方面的制度,但一般都不够健全,难以保证资料整编工作的有效开展。如在文件、技术通知的管理方面没有统一规定,编号不系统甚至混乱,其规格大小也往往不统一,给整编造成困难;没有定期的资料整理、分类制度,没有规范的资料查询、索引体系,没有资料的保管与移交专门制度,由于建设周期长、人员变动较频繁,人员变动时资料交接手续不到位,往往造成资料的遗失,最后只有写“回忆录”,给归档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

  4、竣工资料整编和归档工作的对策

  4.1 建立完善的资料管理制度

  施工单位在资料整编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工程施工开始,就应设专人负责施工过程资料的收集、整编、移交。按照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关规范、标准,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从文件资料的形成、日常管理到收集整编、移交保管,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在施工过程中,还应根据情况的变化对管理制度进行补充和调整。

  4.2 强化日常资料管理工作

  日常的资料管理工作好坏,对资料的最后整编和归档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做好平时的工作,保证基础资料规范、系统、完整,整编时可以减少很多工作量。日常资料管理中应注意的事项很多,如记录按要求填写,文件规格统一、分类存放,施工原始资料及时收集、专人保管,对设计图纸和设计变更加强管理、做好登记。

  4.3 实施分阶段整编计划

  在工程开工前,根据施工进度安排编制整个工程项目的资料整编计划并分阶段实施,尽量做到资料收集、整编及移交与工程建设同步。工程建设进展到一个阶段,资料收集整编完成到一个阶段;工程项目完工一个,资料移交一个,验收一个。

  4.4 运用经济手段促进资料整编归档

  在进行资料整编时需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特别是一些大型工程,由于图纸资料数量巨大,开支更是可观。目前的概预算编制时没有将竣工资料整编单独列项,建议将其费用单列,并专款专用。为搞好这项工作,可考虑设立适当的奖金,用以调动资料整编人员的积极性。

  4.5 加强人员学习、培训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重资料管理和整编方面的学习、培训,对工程技术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进行档案知识培训,力争做既懂工程技术也懂档案管理的复合型人材,掌握档案方面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在平常的工作中能按高标准搞好基础资料。

  4.6 大力运用计算机进行资料管理和整编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正在诸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工程开工起,就应在资料管理、整编时充分运用这一工具。利用计算机建立信息资料管理系统协助日常管理;利用网络进行文件、资料的传输;将一些重要的文件、原始资料通过扫描方式输入计算机或制作成光盘,延长保管年限;在编制竣工图时改变传统的人工绘图的做法,在计算机上对设计图进行修改;利用计算机建立档案管理系统。计算机的应用,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效率,也可提高整编工作的质量。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xiaoha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