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管理辅导: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选型
来源:优易学  2011-5-19 12:46:33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系统发展趋势
    可用于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的系统的发展趋势可以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
    (1)多类系统并存。尽管一些系统已经经历了较长的时间,而新型系统层出不穷,但新型系统并没有完全取代旧系统。例如,用于项目进度计划管理的单机版Microsoft Project系统至今仍然广泛地应用在施工项目管理中。新出现的一些管理系统,如ERP系统中虽然包含进度计划管理的功能,但仍然无法与一直处于发展中的该系统相比,因此往往为其留下数据导入的接口,以方便用户并行地使用该系统进行进度计划的管理。事实上,在一些情况下,新型系统覆盖旧系统的全部功能,一是必要性不大,二是并不容易。
    (2)网络化。网络技术的普及为人们相互间的交流提供了极其方便的平台,从而改变了人们的时间和空间观念。对于管理系统来讲,这一点尤为重要。一般地,后来出现的系统,包括项目内部的综合应用系统、企业内部项目管理专用系统、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以及项目管理协同工作平台都是建立在网络之上的。而先前的一些单机系统也逐步提供了网络功能,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来使用它们。例如,Microsoft Project系统提供了Project Central模块,使得项目管理团队可以共同操作同一份进度计划,并提供针对进度计划管理的协同工作功能。这就使得系统能够更好地满足实际项目管理流程的需求。
    (3)集成化。一些后来出现的系统纷纷包含过去的单项系统提供的功能,或者包含旧系统数据的导入功能,从而实现系统的集成。如前所述的ERP系统中包含进度计划的管理功能就是一例。集成化带来的最大好处是避免数据的重复录入,从而不仅可以支持更加高效的工作,也可以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例如可以支持对已积累的信息进行全面的深度分析,从而更好地辅助决策。
    (4)采用更新的技术。即在系统中应用一些得到最新发展的技术,例如,有的系统同时支持掌上电脑作为施工现场的信息终端,有的系统支持电子签名技术等。
    系统选型原则
    企业在推进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时,究竟应该如何选择适当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于这个问题,没有过于简单的答案。因为这往往因施工项目管理模式而异,因企业实际情况而异。作为施工项目管理模式,目前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即“项目承包制”模式和“项目责任制”模式。其中,对应于前者,项目经理可自行决定项目进行过程中的一切重大事项,例如采购材料,选分包商等;而在后者,项目经理的工作在公司的管理机制中进行,即采购材料、选分包商等重大事项必须经企业层批准或直接通过企业层来进行。企业的实际情况主要包括:企业是否具有一定的信息化基础,是否具备较为雄厚的资金实力,或者,当不具备时,是否将信息化作为一项战略举措来对待。综合考虑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分类和发展趋势,可以归纳以下4条原则:
    (1)无论是哪种管理模式,都应该积极推动单项应用系统的使用。这是因为,单项应用系统是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基础,通过使用单项应用系统,不仅可以培养管理人员信息化的意识,训练信息化的技能,还可以让他们尝到信息化的甜头,从而调动他们投身信息化管理的积极性。这也因为,导入单项应用系统所需投资一般不太大,而且即使到后来又采用其它信息化管理系统,单项应用系统仍然可用,不会造成投资浪费。
    (2)在企业对项目的管理主要采用“项目责任制”模式时,应该使用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或企业内部项目管理专用系统。当企业对施工项目进行统一管理时,就有可能利用管理的规模效益,例如在全部项目中进行资源优化配置,这就需要良好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作为有力的工具。由于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一般有较完备的功能,但价格比较昂贵,而企业内部项目管理专用系统功能较弱,而价格也较便宜,当企业资金实力不够雄厚且尚未将信息化当作一项战略举措来对待时,可以优先选择企业内部项目管理专用系统;否则,优先使用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在这种情形下,如果采用项目内部综合应用系统,则很难奏效,因为它不能将企业层和项目层有效地联系起来,即使能为项目层提供完备的功能,也难以满足企业对项目管理的要求。据成功地实施了ERP系统的一位企业老总讲,当企业对项目的管理采用“项目责任制”模式时,如果采用项目内部综合应用系统,则难以满足企业项目管理的需求,只能使企业项目信息化管理变得遥遥无期。
    (3)在企业对项目的管理主要采用“项目承包制”模式时,应该使用项目内部综合应用系统。因为采取的是承包模式,企业对项目的管理就没有必要那么细,因此项目管理的重心就落到项目层上,在这种情况下,使用项目内部综合系统就足够了。反之,若使用企业内部项目管理专用系统或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由于企业对项目的制约比较弱,则有可能得不到必要的信息,或这类系统的管理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4)当企业具备一定的信息化管理基础时,可以使用项目管理协同工作平台。这里所说的信息化管理基础是指已经使用单项应用系统以及项目内部或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若已经具备这样的基础,则使用项目管理协同工作平台就成为项目信息化管理手段的自然延伸,项目信息化管理的效果也能够更好地体现出来。否则,项目管理人员只会有一种被动地应付外部要求、从信息化得不到的感觉。
    (5)重视技术创新的企业在推进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时,可以充分地考虑系统发展趋势,采用更新的技术。更新的技术有可能并不很成熟,但其中蕴藏着很大的潜力。企业率先去发掘其中的潜力,就可以率先获得相应的好处,从而使企业先人一步,凸现企业的竞争优势。反之,如果只是采用成熟的技术,就不可能和别的企业拉开距离,很容易被别的企业在短期内迎头赶上。
    结语
    在企业信息化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施工企业关注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是必然的。企业在推进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时,应该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并结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选择适当的系统,从而更好地实现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的目的。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xiaoha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