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辅导:以科学发展观定位江西水利的发展
来源:优易学  2011-1-14 15:24:19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4、水利队伍专业素质低,主要表现在: 
  ①水利职工文化素质偏低。一是学历结构重心低。中专以上学历只占35%,比2001年全国职工平均水平的36%还低1个百分点;二是管理类、技术类结构比重低。水利专业设置单一,口径窄小,致使水利行业职工专业结构不合理,水利及其他工程技术类人才占大多数,管理类、技术经济类、、社科类比重偏小,外语、外经贸人才极缺,很不适应水利的需要;三是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可为学术带头人的年轻人才短缺;四是基层领导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全省96个县(市、区)水利(水务)局长中,学水利专业的仅12人,占12%,难以适应水利的发展需要。 
  ②从人才总量,我省水利系统中级以上职称的人才,仅占职工总数的11%,高级职称人才仅占职工总数的2%。本科以上学历人才仅占职工总量的6%,而高中及以下学历的职工却占65%,专业技术人才总量明显偏少。水利系统高技能人才仅占职工总数的19%,高技能人才总量偏少。根据调研情况显示,越往基层,人才越显紧缺,不能适应水利发展。 
  ③水利系统难以引进人才,现有的人才难以留住。 
  ④ 职工的思想观念不能适应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能适应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尤其是基层职工思想观念的不适应性更为明显。 
  ⑤ 职工队伍的年龄结构趋于老化,尤其是厅机关公务员,35岁以下的人员仅7人,仅占厅机关公务员人数的8%。 
  ⑥ 水利系统基层队伍的保障体系与水利发展不相适应。如基层水管单位职工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工资待遇低,有的连基本养老保险都没有办理,较严重地了基层水利职工队伍的稳定。 
  ⑦ 基层水利(水土保持)管理服务体系严重削弱,严重影响了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 
(六)水利工程设施薄弱,防洪保障体系仍不完善。  
  经过治理,目前鄱阳湖区的12座保护10万亩以上的堤防基本达到抵御二十年一遇的洪水标准,但是第一期工程尚未试验收,加之1998年大水又冲毁不少堤段,保护5万亩以上和县城的30座圩堤,仅有半数达到20年一遇的标准,非鄱阳湖区的7座五万亩以上的圩堤尚未达到20年一遇的标准;设区市的堤防仅有南昌、九江两市达到50年一遇的标准,其它设区市的堤防尚未达到设防标准,在五河干流及主要支流上的县城均未达到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三、江西水利的任务  
(一)我省水利的战略制高点  
  永远保持鄱阳湖一湖清水下泄,这是水利部汪恕诚部长对我们的嘱托,是省委省政府“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战略定位的要求,是观的刚性约束。因此,我们现在及今后的水利工作都要站在这个制高点上来筹划。也就是说,我们水利人既要从水的水量上筹划,也要从水的水质上筹划。 
(二)水利建设任务  
  1、工程建设。  
  由于我省尚属欠发达的省份,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偏低,水资源利用率约为17.1%。我省流入长江的年径流量约1470亿m3,而我省所有水库的总库容仅为282亿m3(含已淤积的库容,其中大中型水库已淤积1.3亿m3),占年总径流量19%左右。而总的兴利库容为158亿m3(不计重复利用),仅占年径流量11%,水电装机蕴藏量682万千瓦,可开发量610万千瓦,实际开发装机241万千瓦,也不到40%。全省五河干流有四条没有防洪控制性工程,干支流上还没有解决时空不均的跨流域配置水资源的大型水利枢纽。因此,工程建设还是第一位的。 
  ①建设方针。 
  我认为8~10年内建设的方针应为“在开发中保护”,8~10年后再提“在保护中开发”。 
  ②建设重点。 
  首先要把防洪工程置于第一位,防洪工程中的第一位任务是摘掉3488座病险水库的帽子(省厅准备今年5~6月份搞一次全省的考评)。再是鄱阳湖区防洪治理工程、五河治理工程、重点圩堤加固工程(如中潢、唱凯等圩堤)。
  其次是水利工程。第一位的任务是饮水安全工程,今年必须解决5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次之为灌区改造、泵站改造、田间工程等。 
  第三要抓紧控制性工程的建设与前期工作,确保廖坊水利枢纽今年一台机组发电,争取“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峡江、山口岩、伦潭、浯溪口等水利枢纽工程。 
  第四是充分发挥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大力搞好水土保持工作。既要搞好农村的水土保持工作,也要搞好城市的水土保持工作。 
  可以说,我省病险水库基本摘帽后,主要堤防得到加固后,廖坊、峡江、山口岩、伦潭、浯溪口等五大枢纽建成后,全省水利的第一任务将不再是防洪(个别县市除外,如乐安河流域),而要转向水资源的保护、节约、配置上来。我省水资源配置的最重要工程是鄱阳湖控湖工程。
  2、非工程建设。  
  ①蓄滞洪区建设,如康山、珠湖、黄湖、方洲斜塘等分蓄洪区的建设。严格地说,分蓄滞洪区的建设也是防洪工程,是科学防洪组成体系,是人水和谐相处的必要手段。并且要认真和宣传国家已出台的关于蓄滞区运用补偿政策。 
  ②防洪预警系统及墒情预测报系统以及为维护健康河流建立科学指标和相关监测体系。 

  ③ 水利队伍的自身建设。要创造以人为本的工作、生活环境。 
  ④ 水利、法规的建设等。当前要突出“水权”的地位,要努力在江西这个相对丰水的省份树立“水权”观念,今年要以抓初始水权入手,开始流域管理的试点。 
  关于“水权”的争议,近年我省已出现了实际的事例,如萍乡的山口岩水库建设曾引发的与有关地区的争议,柘林水库与柘林灌区在小水电站建设上的纠纷,婺源与浮梁在大塘坞水库(鸳鸯湖)的争执等。 
(三)水利管理任务
  1、工程管理。  
  要以《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和《关于印发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为动力,继续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和水价改革,健全基层水利管理单位,建立适应主义市场的运行机制。要充分发挥已建水利工程的作用,落实孟书记“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田、后劲在畜、出路在工”的指示。大中型水库及大型泵站要结合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泵站改造的契机,推行国有水管单位的改革,小型水库及中小型泵站要推行农民用水户自治组织,探索建立符合江西农村实际的水管体系。 
  2、水资源管理。  
  核心是建立完善“水权”体系。要从流域管理着手,以城市水务管理为突破口,真正做到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统一管理,水量与水质统一管理,生活水、生产水、生态水、环境水科学配置,上下游、左右岸、城市与农村合理协调分配。 
  ,我省流域管理水资源尚未起步,但是城乡水务一体化已有了好的典型,如萍乡市水务局。另外,景德镇市、吉安市水务局已挂牌,新余、南昌两市正在做基础工作。 
(四)水利改革任务  
  水行业是一个社会公益与经济效益两重性的行业,总体来说,整个行业的改革滞后,计划经济的痕迹还十分明显,按照危朝安副省长的要求,2005年的水利将是改革年,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改革。

  1、今年全省水利行业改革的重点是国有水管单位的体制改革。上半年要结束18个试点单位的试点工作,下半年全面铺开,年底全省要考评一次。另外,水利企事业单位改制要加快推进,水价改革要稳步推进。 
  2、大力推行依法治水、依法行政。要根据各项水利的法律法规,以行政许可为手段,增强水利行业的管理,年底厅里要对各设区市水行政执法全面评比。 
  3、贯彻黄省长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着力推进水务一体化。2月4日,水利部下发了《关于印发〈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要以萍乡市的成功经验为范本,逐步理顺已挂水务局牌子的有关县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如条件成熟,下半年拟在萍乡市开一次现场会。
  4、水利投融资的改革正在取得突破。  
  江西水利根据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加快建设步伐,从2005年起,粗略算10年内必须完成的大项目,就超过200亿元,如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须80亿、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饮水工程需16亿、鄱阳湖区第五个单项20亿、泵站改造24亿、峡江水利枢纽50多亿、五河治理20亿元等等,还有山口岩、伦潭、浯溪口等水利枢纽。这些巨额资金从哪里来?必须要有新的办法。 

  省委孟建柱书记多次指出,要拓宽水利资金来源,要争取更多的社会资金来搞水利。水利工程在保证防洪、灌溉的两项基本职能外,可以将产权或经营权拿出来置换资金。 
  目前我省已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争取社会资金上有了重大突破,尤其是在小(二)型水库上。如万安县百嘉镇通过拍卖6座小型水库经营权,筹集140万元资金用于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东乡县通过拍卖病险水库的经营权,再加上补贴5000~7000元/座,根据各个水库的实际情况,廉价租赁库尾的山地给承租户,2003年,全县39座病险库的任务,完成38座。德安县在2003年以水库经营权换建设权的经验,2004年又推出了“以奖代补、激发投入、放宽政策,民办公助”的办法推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以每座小(二)型病险水库平均补助2万元,工程量特别大的补助3万元。在这一政策的激励下,德安县全面超额完成九江市当年下达的任务。 
  总之,江西水利的任务无非是建设与管理,但要加快建设步伐、提高管理水平,必须在改革上下功夫,一定要下最大的力气探索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水利工作的体制与机制。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xiaoha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