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栏说明:
(1) 接收机读数会由于测量系统的不稳定、接收机噪声而变化。测量值Vr由接收机多次读数的平均值得到,标准不确定度是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差。
(2)、(3)中接收机与天线间的衰减值Lc、自由空间天线因子AF的不确定度,可由给出扩展不确定度和包含因子的校准报告得出。
(4) 接收机正弦波电压准确度修正值δVsw的不确定度,可由给出扩展不确定度和包含因子的校准报告得出。[注:如果校准报告给出接收机正弦波电压准确度在一定的限值范围内(2 dB),那么修正值δVsw应为0,具有矩形分布,半宽为2 dB.]
(5) 当接收机或频谱仪的分辨率带宽小于信号占用带宽而需要修正时,就需要使用带宽修正因子,这也引入了不确定度分量δVsel.例如,当RMS检波器的分辨率带宽只有被测CDMA信号占用带宽的10%时,修正因子为10 dB,若分辨率带宽的最大允许误差为10%,则修正因子的不确定度为0.5 dB.
(6) 如果监测天线距离发射天线较近,测试接收机的底部噪声远远低于信号电平,那么就可忽略底部噪声的影响,否则就要考虑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7) 失配:具体可参考ETSI TR 100028.
(8) 假如天线校准报告只给出若干参考频率点上的天线因子,那么就要使用插值法得出其余频率点上的天线因子。由此算出的天线因子不确定度与参考频率点的间隔、天线因子随频率变化的特性有关。若校准报告给出“天线因子-频率”曲线图,则可直观读出各频率点上的天线因子。
天线因子频率插值误差的修正值为零,具有矩形分布,半宽为0.3 dB.若校准报告直接给出测量频率点的天线因子,则无须考虑天线因子的不确定度。
(9) 单偶极天线的天线因子高度偏差与复合天线是不一样的。单偶极天线的天线因子不确定度中已包含了高度的影响;复合天线的天线因子高度偏差修正值δAFh应为零,具有矩形分布,半宽可由双锥形天线和对数周期天线的特性得出。
(10) 校准报告一般只给出天线在主方向上的天线因子,对复合天线来说,还需考[考试|大|虑其它方向上的天线因子与主方向上的相对值。方向性偏差修正值δAdir应为零,具有矩形分布。
若已知测量天线的类型,并根据工作频率和入射角算出方向性偏差修正值,可减少天线方向性不确定度。
(11) 单偶极天线的交叉极化响应通常可忽略,而对数周期天线的交叉极化修正值δAcp为零,具有矩形分布,半宽为0.9 dB.
(12) 当同轴电缆与平行的天线振子连接时,天线的非平衡响应特性最显著。天线非平衡修正值δAbal为零,具有矩形分布,半宽可参考已有的天线。
(13) 在固定站监测时,应考虑阴影效应的影响。阴影效应修正值δSR1为零,具有矩形分布,例子中的半宽为1 dB.建筑等障碍物的阴影效应对场强测量的影响是很难估算的。
(14) 利用移动监测站测量场强时,可在不同的天线高度和位置上测量场强,并把多个测量值进行平均,从而减少信号反射对测量的影响。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xiao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