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工程》网上增值服务(一)
来源:优易学  2011-7-31 10:15:33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21)嵌锁型和级配型材料的种类、适用范围和技术要求

  级配碎(砾)石:应达到密实稳定。为防止冻胀和湿软,应控制小于0.5mm颗粒的含量和塑性指数。在中湿和潮湿路段,用作沥青路面的基层时,应掺石灰。符合标准级配要求的天然砂砾可用作基层。不符合标准级配要求时,只宜用作底基层或垫层,并应按路基干湿类型适当控制小于0.5mm的颗粒含量。为便于碾压,砾石最大粒径宜采用60mm.

  22)垫层的作用

  垫层是介于基层和土基之间的层位,其作用为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稳定性和抗冻胀能力,扩散由基层传来的荷载应力,以减小土基所产生的变形。

  23)垫层材料性能要求

  垫层材料的强度要求不一定高,但其水稳定性必须要好。

  24)路面设垫层的条件

  路基经常处于潮湿或过湿状态的路段,以及在季节性冰冻地区产生冰冻危害的路段应设垫层。

  25)垫层材料分类

  垫层材料有粒料和无机结合料稳定土两类。

  26)粒料种类和技术条件

  粒料包括天然砂砾、粗砂、炉渣等。采用粗砂或天然砂砾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小于5%;采用炉渣时,小于2mm的颗粒含量宜小于20%.

  27)垫层一般厚度

  垫层厚度可按当地经验确定,一般宜大于或等于150mm.

  28)沥青路面结构组合的基本原则

  1.面层、基层的结构类型及厚度应与交通量相适应。交通量大、轴载重时,应采用高等级面层与强度较高的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基层。

  2.层间结合必须紧密稳定,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应力传递的连续性。面层与基层之间应按基层类型和施工情况洒布透层沥青、粘层沥青或采用沥青封层。

  3.各结构层的材料回弹模量应自上而下递减,基层材料与面层材料的回弹模量比应大于或等于0.3;土基回弹模量与基层(或底基层)的回弹模量比宜为0.08~0.4.

  4.层数不宜过多。

  5.在半刚性基层上铺筑面层时,城市主干路、快速路应适当加厚面层或采取其他措施以减轻反射裂缝。

  29)路基性能要求的主要指标

  对路基性能要求的主要指标是:1.整体稳定性 2.变形量

  30)路面的使用要求指标

  路面的使用要求指标是:1.平整度,2.承载能力,3.温度稳定性,4.抗滑能力,5.透水性,6.噪声量。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责任编辑:伊Ⅴ依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