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收集统计资料
收集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第一阶段,它是根据统计工作的目的和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收集原始资料的工作过程。
收集统计资料,要由统计部门根据上级统计部门的统一要求和本单位为搞好企业管理的需要确定调查内容,制定调查方案、表格。企业统计部门根据经济活动专业性的特点和生产过程中的工序流程环节,采取经常记录、全面调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等方式,实事求是地收集原始资料。
2.统计整理
统计整理是统计工作的第二阶段,它是收集统计资料的继续,又是统计分析的准备阶段。它是将收集的大量分散的、个别单位的原始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整理过程。
统计整理工作分日常统计资料整理和历史统计资料整理。日常统计资料整理,是指反映本单位一定时期(如月、季、年)的生产情况和结果;历史统计资料整理,是对本单位历来统计资料进行全面系统整理,反映较长历史时期的发展情况和发展规律,为长期发展规划提出依据。
统计整理工作,包括原始资料检查、分组、汇总、编表等程序:
①检查原始统计资料。对不同逻辑、不同原理、互相矛盾的现象,以及遗漏和计算错误,应及时修正和补充。
②统计分组。将原始统计资料,按照统计目的、实际规律和统计分析的需要,加以科学分组,使统计资料系统化。
③计算汇总。计算各组的合计数字、总计数字,包括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
④编制统计表和统计图。根据统计报表、计算汇总结果和本单位实际需要,编制统计表,统计图。
3.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是统计工作的最后阶段,它将大量通过调查和整理的统汁资料,进行科学分析,找出发展规律,发现企业管理和计划执行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找出其原因,提出符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建议。
统计分析一般为对定期统计报表的统计资料的分析和对专题统计资料的分析两种。
①对定期统计报表的统计资料的分析,是指研究计划的执行情况,从而发现不平衡现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向、方法和调整计划的建议。这种分析工作是经常的、大量的,而且分析对象是较稳定的,分析方法变动不大。
②对专题统计资料的分析,是指对专门问题的统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发展的规律,提出今后的方向和规划、措施。这种分析工作和分析对象不同定,但使用材料比较广泛,经常涉及历史资料,分析方法也因分析对象和要求有所不同。
③统计分析是统计工作发挥作用的重要阶段,必须从实际出发,从统计资料出发,全面认识事物的成绩、问题、优缺点,从变化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采用一般和个别相结合,现在和过去相结合的方法,认真进行科学分析。
责任编辑:cy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