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涂膜防水层的。抹水泥砂浆找平层要随抹随压光,不得有空鼓、起砂、掉灰等缺陷;基层表面的平整度可用2m长靠尺检查,要求靠尺与基层间的空隙≤5mm,超出时应将表面凿毛,清水冲洗,填补水泥素浆后,用水泥砂浆抹平;对基层表面的灰尘、油污、铁锈等,应在涂布防水层之前彻底清除。
2)涂膜防水层施工的一般顺序:清理基层→平面涂布处理剂→平面防水层涂布施工→平面部位铺贴油毡隔离层→平面部位浇筑细石混凝土保护层→钢筋混凝土地下结构施工→修补混凝土立墙外表面→立面外侧涂布处理剂和防水层施工→立墙防水层处粘贴聚乙烯泡沫塑料保护层→基坑回填。
(3)地下工程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
常采用的水泥砂浆防水层主要有多层普通水泥砂浆防水层、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水层、掺外加剂水泥砂浆防水层等三种。
(4)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施工
1)防水混凝土处于侵蚀性介质中,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应小于P8;防水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垫层,其抗压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15,厚度不应小于100mm。
2)防水混凝土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
②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
③钢筋保护层厚度迎水面不应小于50mm。
3)防水混凝土拌合,必须采用机械搅拌,搅拌的时间不应小于2min;掺外加剂时,应根据外加剂的技术要求确定搅拌时间。防水混凝土必须采用机械振捣密实,振捣时间宜为10~30s,以混凝土开始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并应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掺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时,应采用高频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4)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宜少留施工缝。当留设施工缝时,应注意:
顶板、底板不宜留施工缝,顶拱、底拱不宜留纵向(垂直于拱轴)施工缝,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墙体有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宜小于300mm。拱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起拱线以下150~300mm处;先拱后墙的施工缝可留在起拱线处,但必须加强防水措施。
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
防水混凝土进入终凝时应立即进行养护,防水混凝土养护得好坏对其抗渗性的影响很大。防水混凝土的水泥用量较多,收缩性较大,如果混凝土早期脱水或养护中缺乏必要的温、湿度条件,其后果较普通混凝土更严重。因此,当混凝土进入终凝(浇灌后4~6h)时,应立即开始覆盖并浇水养护。浇捣后3d内每天应浇水3~6次,3d后每天浇水2~3次,养护天数不少于14d。为了防止混凝土内水分蒸发过快,还可以在混凝土浇捣1d后,在混凝土表面刷水玻璃两道或氯乙烯—偏氯乙烯乳液,以封闭毛细孔道,保证有较好的硬化条件。
责任编辑:cy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