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知识之食物选购:螺蛳的功用主治
来源:优易学  2011-10-14 12:01:55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性味
  甘,寒。
  ①《别录》:"味甘,无毒。"
  ②《本草拾遗》:"寒。"
  ③《本草汇言》:"味甘微苦,气寒,有毒。"
  归经
  《玉楸药解》:"入足太阳膀胱经。"
  功用主治
  清热,利水,明目。治黄疸,水肿,淋浊,消渴,痢疾,目赤翳障,痔疮,肿毒。
  ①《别录》:"主明目。"
  ②《本草拾遗》:"汁主明目,下水。"
  ③《日用本草》:"解热毒,治酒疸,利小水,消疮肿。"
  ④《次膳正要》:"治肝气热,止渴。"
  ⑤《纲目》:"醒酒解热,利大小便,消黄疸水肿。治反胃,痢疾,脱肛,痔漏。"
  ⑥《玉楸药解》:"清金利水,泄湿除热。治水胀满,疗脚气,黄疸,淋沥,消渴,疥疾,瘰疬,眼病,脱肛,痔瘘,痢疾,一切疔肿。"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煮食、煎汤或捣汁饮。外用:捣敷。
  宜忌
  ①《本草汇言》:"胃中有冷饮,腹中有久泄不实,并有冷瘕宿疝,或有久溃痈疮未敛,不宜食之。"
  ②姚可成《食物本草》:"多食令人腹痛不消。"
  选方
  ①治黄疸、酒疸:小螺蛳养去泥土,日日煮食饮汁。(《永类钤方》)
  ②治黄疸吐血,病后身面俱黄,吐血成盆,诸药不效:螺十个,水漂去泥,捣烂露一夜,五更取清服二、三次。(《小山怪证方》)
  ③治五淋、白浊:螺蛳一碗,连壳于锅内炒热,淬以好白酒三碗,煮至一碗,取螺以针挑肉食,仍以此酒下之,食之二、三次。(《扶寿精方》)
  ④治白游风肿:螺蛳肉入盐少许,捣泥贴之。(《摘元方》)
  ⑤治痘疹目翳:水煮螺蛳常食。(《济急仙方》)
  名家论述
  《本草汇言》:"螺蛳,解酒热,消黄疸,清火眼,利大小肠之药也。顾汝琳曰:此物体性大寒,善解一切热瘴,因风因燥因火者,服用见效甚速。惟堪煮热,挑出壳,以油酱椒韭凋和食之,不杂药料剂中。"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刘浩宇老师:食品科学专业,硕士,高级营养师。多年从事食品营养与安全方面的教。详细
综合辅导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