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贼释放墨汁逃跑 在海洋生物中,乌贼的游泳速度最快,它的游泳速度非常快,与一般鱼靠鳍游泳不同,它是靠肚皮上的漏斗管喷水的反作用力飞速前进,其喷射能力就象火箭发射一样,它可以使乌贼从深海中跃起,跳出水面高达7米到10米。乌贼的身体就象炮弹一样,能够在空中飞行50米左右。乌贼在海水中游泳的速度通常可以达到每秒15米以上,最大时速可以达到150公里。号称鱼类中游泳速度冠军的旗鱼,时速只有110公里,只好甘拜下风了。世界上所有的乌贼中,最小的要算是雏乌贼了。它的身长不超过1.5厘米,和一颗花生的大小差不多,体重只有0.1克。这种超小型的乌贼生活在日本海浅海的水草里,其模样同一般的乌贼非常相似,只是背上多了一个吸盘,可以吸附在水草上,不致被海水冲走。平时它在水草上休息,一旦发现猎物便突然出击,吃饱后,又回到水草上安静地休息,等待下一个猎物。世界上最大的乌贼要算大王乌贼了。它们一般生活在大洋深处,白天在深海中休息,晚上游到浅海觅食。在乌贼的王国里,还有一种体形很小的萤乌贼。它是一种会发光的生物,其腹面有3个发光器,有的眼睛周围还有一个。它发出的光可以照亮30厘米远。当它遇到天敌时,便射出强烈的光,把天敌吓得仓皇而逃。
乌贼为什么能喷墨汁?
乌贼肚子里的墨汁是保护自己的武器。平时,它遨游在大海里专门吃小鱼小虾,但是一旦有什么凶猛的敌害向它扑来时,乌贼就立刻从墨囊里喷出一股墨汁,把周围的海水染成一片黑色,使敌害顿时看不见它,就在这黑色烟幕的掩护下,它便逃之夭夭了。而且它喷出的这种墨汁还含有毒素,可以用来麻痹敌害,使敌害无法再去追赶它。
但是乌贼墨囊里积贮一囊墨汁,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所以,乌贼不到十分危急之时是不会轻易施放墨汁的。
乌贼平时喜欢在远海遨游,到了春末时节,它们才成群结队地游到近海来产卵。它喜欢把卵产在海藻或木片上面,像一串串葡萄似的挂在上面。因此,沿海的渔民常把树枝之类的东西捆成一束一束的,投入海中,引诱乌贼来产卵,待成群的乌贼游来产卵时,再张网捕捞,获益甚厚。
乌贼是我国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之一。它不仅能像鱼一样在海中快速游泳,还有一套施放“烟幕”的绝技。乌贼体内有一个墨囊,囊内储藏着能分泌天然墨汁的墨腺,在遇敌害或危急时,墨囊收缩,射出墨汁,霎时,海水中“乌烟”滚滚,一片漆黑,自己趁机逃之夭夭。它还能利用墨汁中的毒素麻醉小动物,所以又叫墨鱼。其实乌贼并不是鱼,而是软体动物的子孙。
在软体动物中,乌贼堪称强兵悍将。它的身体像个橡皮袋子,内部器官包裹在袋内。在身体的两侧边缘有肉鳍,用来游泳和保持身体平衡。头较短,两侧有发达的眼。头顶长口,口腔内有角质颚,能撕咬食物。乌贼的足生在头顶,所以又称头足类。头顶的10条足中有8条较短,内侧密生吸盘,称为腕;另有两条较长、活动自如的足,称为触腕,只有前端内侧有吸盘。腕和触腕是乌贼的捕食和作战武器,不仅弱小的生命将丧生于乌贼的腕下,即便是海中的庞然巨物——鲸,遇见体长达十余米的大乌贼也难对付。
乌贼头部的腹面还有一个漏斗,它不仅是生殖、排泄、墨汁的出口,也是乌贼重要的运动器官。当乌贼身体紧缩时,口袋状身体内的水分就能从漏斗口急速喷出,乌贼借助水的反作用力迅速前进,尤如强弩离弦。由于漏斗平常总是指向前方的,所以乌贼运动一般是后退的。
乌贼身体的特殊构造使它获得了快速游泳的能力。为适应这种游泳方式,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乌贼的贝壳逐渐退化而完全被埋在皮肤里面,功能也由原来的保护转为支持。乌贼的贝壳又叫“海螵蛸”,能入药。
乌贼生活在远洋深水里,每年春暖繁殖季节由深水游向浅水沿海产卵,这种现象叫生殖洄游,产卵后的乌贼在近海大批死亡。
深海大乌贼 1873年,巨型乌贼在纽芬兰附近的“葡萄牙”海湾首次被发现,当时一艘小船遭到了这个大家伙的突然袭击,幸亏船主用斧头砍下了它的一根长5米、直径约0.3米的触须,才侥幸逃脱。自此后,人们就开始追踪“乌贼王”的踪迹,但令人烦恼的是,它很少在浅海露面,当它浮出水面的时候,不是已经死亡就是奄奄一息,在开展研究前就死去了。全世界至今只有250多个样本可供研究,这些样本不是残缺不全就是严重损坏。它究竟住在何处,如何生活,如何觅食和繁殖,科学文献上至今仍是空白。
科学家通过解剖巨型乌贼的尸体,也推测出了它长年潜伏海底的原因。巨型乌贼的一对直径达25厘米的大眼睛已经适应深海的黑暗环境,因此,当它浮出海面时会因为强光而致盲,变得脆弱不堪。这就注定了它只能过“见不得光”的生活。
科学家们说:“巨型乌贼最大的特点是长着一对极长的触须。这对触须的长度能达到其身体总长度的三分之二。”科学家们说,以前他们曾猜测巨型乌贼是一种行动缓慢的动物。但亲眼目睹后才发现,它远比原先想象得要活跃得多,是一种积极、凶猛的捕食者。科学家说,失去一段触须不会危及巨型乌贼的生命。
来源:考试大
责任编辑:张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