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咨询实务辅导:质量管理咨询中的质量改进活动分析
来源:优易学  2010-1-20 10:45:10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质量管理咨询中的质量改进活动分析
  在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中,总有一些因素不容易控制,其结果影响了产品质量。质量改进活动是指不断发现和改进容易出现差错而影响产品质量相关因素的活动。企业不去发现和改进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产品质量将难以提高,产品迟早要失去市场竞争能力。
  质量改进活动的内容包括:质量问题的发现、质量改进工作的组织、质量改进步骤和质量改进活动情况分析。
  一、质量问题的发现
  质量问题的发现是质量改进的第一个环节。发现不了质量问题,当然谈不上质量的改进。只要企业的管理者、技术人员和操作者有质量追求,有问题意识,发现质量问题并不难;当然,如果管理者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遇到问题绕着走”的思想,什么问题也发现不了。
  1.发现质量问题的方法
  (1)分析发生的质量事故。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质量事故,例如,某批产品出现合格率很低甚至报废问题。在质量事故分析的过程中,就可以视为质量管理中存在问题。
  (2)发现质量参数的中心值发生偏移。质量参数中心值偏移,表明存在需要改进的质量问题,需要通过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以提高质量水平。
  (3)发现标准偏差分布过宽甚至超出公差要求范围,表明工艺控制水平不高,质量管理过程或环节需要改进。
  (4)发现某些质量参数发生了明显的波动。说明质量上存在问题需要改进。
  (5)与国内外同行进行比较。本企业质量参数水平低于同行水平,说明本企业的质量管理存在问题需要改进。
  2.质量问题原因的简单分析
  问题原因的简单分析主要是利用现有的资料和现场情况所做的分析。许多质量问题通过这样简单分析,就可以找出原因。一些更复杂、层次更深的原因,还需要做专门的分析,如试验验证等。
  3.问题重要性判别
  问题重要性判别在于初步查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1)对客户及企业长远利益产生影响的。
  (2)该问题的经济价值。该问题的存在给企业带来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有多大;反过来,如果该问题改进到某种水平,将直接和间接带来多大经济效益。
  (3)该问题的范围。影响解决范围的因素,有问题本身涉及的范围,也有解决问题的难度。有些问题范围很小,比较容易,在本班组就可以解决;问题较大或较难,需要在车间内解决;再大、再难的一些问题,需要在业务系统范围内(如生产系统、销售系统等)解决;更大、更难的问题要列入全公司作为研发项目解决。
  当重要性初步被判别清楚时,对于如何改进组织的管理以及预算费用,都有重要作用。
  二、如何组织质量改进工作
  根据重要性判别,可以按照班组、车间、业务系统和公司研发四个层次开展,、可组织相应的力量成立攻关小组,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并纳入相应管理范围的计划中。对于需由车间、班组和业务系统内解决的问题,也可以采用QC小组活动方式实施。
  三、如何分析质量改进活动
  1.首先调查了解企业有无质量改进活动,如果没有,直接进入原因分析;如果有,则进入第二步。
  2.调查质量改进活动的效果,即改进的项目数和经济效益数,然后,转入第三步。
  3.调查如何发现质量问题、如何组织解决质量问题、解决的活动是如何开展工作的等问题,从中寻找质量改进工作中的差距和原因。
  4.针对原因提出改善建议并促进实施。
  四、持续质量改进(CQI)
  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强调持续的、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是在注重终末质量的同时更注重过程管理、环节控制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理论。
  持续质量改进是一个永恒的目标
  1.顾客将会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适应这种变化的要求,以充分满足顾客的需求。
  2.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系统质量需要不断提高。无论系统多么完美,都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成分。这就要求员工必须关注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确保质量满足要求。
  3.持续质量改进是通过计划、执行、监督和评价的方法,不断评价措施效果并及时提出新的方案,使质量实现循环上升的趋势。

责任编辑:刀刀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