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和中国外交部今天在北京举行联合发布会,公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3年度人类发展报告》。 报告指出,目前全球约有30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下,每天的生活费用不足两美元,其中约1/3的人每天生活费用只有1美元。从1960年到1999年期间,全球20%最富裕人口与20%最贫穷人口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了一倍多”。
提问: 材料1表明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什么现象并且加以评析
1、 表明南北差距不断扩大,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
2、 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最要害的原因的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这种旧秩序是资本主义国家一手建立起来的,符合其自身利益,严重损害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3、 南北差距的存在即扩大,直接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也不利于发达国家。此外,这种状况也给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构成威胁;
4、 为了缩小南北差距,实现世界的共同繁荣,必须加强南南合作、沟通南北对话,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四、邓论
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理顺分配关系,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促进社会公平;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材料: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状况
提问: 以上材料表明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情况发生了那些变化?并对其加以评析。
1、首先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不断增加, 富裕程度不断提高。
2、这一成就的取得归功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归功于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它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
3、材料还表明,由于富裕的程度不同,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有所扩大
4、这一状况,违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5、为了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应当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理顺分配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具体措施)
五、跨学科
第一题 当今世界总体和平,局部战乱;主要热点地区的和平努力。
A、邓论之和平及战乱的原因(第11章)
B、哲学之矛盾不平衡原理和矛盾的转化原理;
第二题 文化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
A、 哲学之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B、 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
(如何看待与处理全球化背景下的不同文明的关系——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辨证的否定观)
第三题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A、政治经济学之扩大再生产的两种实现方式:内涵与外延
B、运用那种方式是由具体条件决定的:哲学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转变的依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全球性问题;
D、转变的意义:矛盾的转化原理
第四题 构建和谐社会
哲学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