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3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 纸币流通规律要以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价值就会相应减少,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这就是通货膨胀。如果纸币的发行量不能满足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则会导致纸币升值,物价下跌,这就是通货紧缩。
(2)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现代纸币流通条件下出现的两种经济现象,都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危害。严重的通货膨胀会扰乱价格体系,扭曲资源配置,使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出现混乱;严重的通货紧缩会使可利用资源闲置浪费,经济萎缩,失业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遵循货币流通规律,对于防范和消除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具有重要意义。
考点14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实行等价原则。价值规律要求进入交换领域的商品的交换价值与价值一致。
考点15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1)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客观经济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就存在并发挥作用。价值规律通过市场机制自发地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具有灵敏、有效的特点,在市场经济中始终处于基础地位。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人们自觉地尊重和利用价值规律。第一,按照商品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要求,商品生产者应该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增加企业盈利;第二,坚持等价交换原则,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公平竞争;第三,坚持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体系,把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考点16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1)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则是价格的内容和客观基础。但在现实的交换活动中,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这是由于存在着供求关系影响价格波动和价格波动反作用于供求关系的现象。
(2) 从较长的时间来看,价格始终围绕价值这个中心波动。这种状态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正是价值规律强制贯彻其作用的表现形式。
考点17 市场机制
(1) 价格、竞争、供求这些市场要素的相互作用构成市场机制,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2) 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的外在表现,正是价格、竞争、供求关系的相互作用,价值规律才得以贯彻和体现。
考点18 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
私有制条件下,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主要作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按比例地分配;第二,自发地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加强管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造成优胜劣汰的结果。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引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考点19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时代性
(1)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马克思通过对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各种经济现象的剖析,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价值理论的一些基本观点,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诸多经济现象的本质。
(2) 列宁在新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运用这一理论分析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各种经济现象,特别是对垄断价格和垄断利润的分析,使劳动价值论继续得到丰富和发展。
(3) 当前,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环境下,因而研究劳动价值论,必须结合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新情况,作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新解释。
考点20 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
(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重点之一是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
①要拓展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的认识。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生产社会化水平不断提高,“总体工人”的范围呈现扩大的趋势,特别是科技劳动、管理劳动与直接生产劳动的分离和相对独立,要求我们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的认识不断拓展。不能把创造价值的劳动只局限于工人的直接生产劳动层面。
②要拓展对创造价值的劳动领域的认识。当今科技劳动对于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这部分劳动同直接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一样,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我们不能再把创造价值的劳动仅局限于物质生产领域,要把创造价值的劳动从物质生产领域向一些非物质生产领域拓展。
(2) 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既有关联又不完全等同。
①财富或使用价值是生产的物质内容,劳动与自然物质一起构成财富的源泉;价值是人类劳动的凝结,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
②价值的创造与财富的生产,并不是始终同比例增长的。财富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正比,但价值的增长不一定与财富的增长成正比。因为,从单个商品来看,它的价值是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这就表明价值量与财富量是两个具有不同变化规律的量。从社会角度来看,单个商品的价值要转化为社会价值,还必须经过交换
环节,受到供求、竞争的影响。所以,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既紧密联系又不能等同。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