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国致力于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
(1)中国认为,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其对外活动除了对本国人民负责外,还必须对世界人民负责。谋求本国利益不能损害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不能把本国利益凌驾于世界人民共同的生存和发展利益之上。
(2)联合国是当今世界集体安全的中心。中国致力于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反对某些国家绕开联合国安理会,擅自对一些国家动武,积极推动科索沃危机、海湾危机、阿富汗问题和伊拉克战争问题回到联合国框架内进行解决。
(3)20世纪90年代以来,超级大国的单边主义势头明显。中国努力推动世界各国批准和遵守《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维护和遵守《反弹道导弹条约》,防止外层空间军事化。中国还积极推进国际军控、裁军与防扩散进程,支持在普遍参与和非歧视性的基础上,巩固和加强国际防扩散机制。
(4)中国主张经济发展必须有利于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2002年9月中国向联合国交存了中国政府核准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的核准书。
4.中国在对外交往中说话算数。
(三)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1.中国和平崛起的要义。
第一,中国的崛起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以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第二,中国的崛起应把基点放在自己的力量上,依靠广阔的国内市场、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雄厚的资金储备,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机制创新。
第三,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世界。中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友好国家发展经贸关系。
第四,中国的崛起需要很长的时间,恐怕要多少代人的努力奋斗。
第五,中国的崛起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即使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
2.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意义。
中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为对外政策的宗旨和首要目标。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国策,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致力于增强综合国力。中国正在和平崛起。这是大国崛起的一种新形式,是历史上所没有过的。中国的和平崛起不对任何国家、地区或国家集团构成威胁,相反,它大大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有利于争取建立国际新秩序。
3.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永远不称霸,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努力实现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应有之义,符合我们党和国家一贯坚持的对外政策方针,符合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历史文化传统,符合人类进步的时代潮流。要加强同世界各国和平共处、互利合作,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互信协作的安全环境、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要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把我国的对外政策主张与各国人民的进步意愿结合起来,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解争端。
4.坚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实现和平发展的重要条件。要致力于同各国相互尊重、扩大共识、和谐相处,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坚持各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致力于同各国深化合作、共同发展、互利共赢,推动共享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成果,促进世界普遍繁荣;致力于促进不同文明加强交流、增进了解、相互促进,倡导世界多样性,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致力于同各国加深互信、加强对话、增强合作,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全球性问题,促进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地区安全稳定。
(四)“中国威胁论”及其错误
1.“中国威胁论”的基本内容。
“中国威胁论”是在1990年左右出笼的,这种论调一度在美、日和东南亚地区甚嚣尘上,至今仍时有显现,对我国的对外交往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其主要内容有:
“中国经济威胁论”。认为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照这样发展下去中国的经济将对世界经济构成威胁。
中国军事威胁论。认为中国经济发展以后,军事实力必然增加,会走上军事扩张之路。
中国文明与意识形态威胁论。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想将对西方产生威胁。
2、“中国威胁论”的实质及错误。
“中国威胁论”思想的实质是冷战思维的延续,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借口中国威胁,为自己扩军备战,出售军火谋取巨额利润。应该看到,真正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造成威胁的,不是发展中的、爱好和平的中国,恰恰是那些“中国威胁论”的鼓吹者,对此,人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
“中国威胁论”是没有任何道理和依据的。从经济上看,中国的经济实力并没有像有些人估计得那样强大,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很难说会对其国构成威胁。中国经济发展不是对世界的威胁,反而对世界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贡献。中国经济发展会对世界各国带来好处,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向世界提供巨大的市场。如果中国经济不发展,反倒会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威胁。试想,一个拥有十三亿贫困人口的中国会对世界造成怎样的冲击。因此,从本质上讲,中国的稳定与发展,有利于世界各国,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贡献。
从军事角度看,中国的军事预算是有限的、低水平的。中国奉行的是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也永远不会称霸。
在文化和意识形态上,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构成威胁,不在于它发展快慢、是否强大,而根本上在于它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中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中国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六、世界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一)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及其在曲折中发展
1.多极化趋势必然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当今世界上各国的实力对比和意愿。具体说来,推动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的原因有:
(1)历史地看,多极化趋势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近年来发生的重大事件,都没有改变这一大趋势。
(2)美国想建立单极世界,但力不从心。
(3)反对单极、主张多极的力量强大,并且越来越强大。除了美国外,其他国家都是多极世界的主张者。可以说,美国的建立单极世界的图谋违背人民的意愿,遭到世界人民的反对,不得人心。
(4)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谁也离不开谁。这种相互需要也构成为制约单极世界的现实力量。
2.但是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决不是一帆风顺的。 当前,美国凭借其世界上惟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力求维护和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障碍世界多极化进程。
3.我们要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进程,简单否定多极化趋势是不对的。我们也要对实现多极化是一个长期的斗争过程有正确的估量;盲目乐观或者放弃斗争也是错误的。多极化发展趋势不可逆转,但多极化发展趋势只能在曲折中发展。
(二)为什么说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政治走向多极化是大势所趋,但其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多极化政治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曲折的、长期的过程。其主要依据是:
1.多极化政治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力量重新组合和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国都把国家利益放在对外关系的首位,谋求在新的世界格局中的最佳位置,矛盾和斗争是必然的,国际形势为此会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并将产生多种不确定因素。
2.美国构建单极世界、谋取世界霸权的图谋,是多极化趋势发展的最大障碍。从目前来看,美国是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其绝对实力和对世界的影响力是其他国家和力量所无法与之相比的。美国凭借其强大实力采取单边主义外交,逆时代潮流而动,谋求构建单极世界,为多极化进程增添了极大障碍。
3.国际旧秩序是阻碍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后,在国际旧秩序的运行机制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南北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全球化条件下第三世界国家的整体利益呈分化态势,在国际舞台上合力作用的发挥受到制约,国际新秩序的建立还将有一个长期过程。为此,世界主要力量共同推进世界多极化的进程具有艰巨性和曲折性的特点。
对世界多极化发展要有足够的认识。由于多极化进程中充满单极化与多极化的较量,而建立多极格局的保障机制尚未形成,真正能对霸权主义形成制约的力量还是有限的,所以多极化发展进程有时也会出现曲折,甚至有时单极化暂居上风。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