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贺文萍说:“北京峰会是南南合作的一个重大发展,对促进南北对话,维护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推动建立和谐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另一方面,中非之间的经济合作,是平等、互利、共赢的合作,是双方互有需求的合作,绝不是某些人散布的所谓“新殖民主义”。中国在合作中十分注重提升非洲自主发展能力,注重对非技术交流和人才培训,胡锦涛主席宣布的八大政策措施,立足点和出发点都在于此。
如何建立和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胡锦涛主席在峰会讲话中总结了四项原则,即真诚友好,平等相待,相互支持,共同发展。这不仅是中非关系能够经受住历史岁月和国际风云变幻考验的关键所在,也是建立和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必须坚持的原则。
中非建立和发展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不仅有助于中非双方的经济发展和民族复兴,对加强“南南合作”和促进发展中国家共同繁荣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非在国际事务上加强磋商和团结合作有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的国际影响力,加速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这在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某些大国在国际关系中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倾向加强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中非探索新型的合作道路,通过人才培训和促进能力建设,在为非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的同时,也为“南南合作”开辟了一条新路。而没有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的和平与发展,人类社会就谈不上真正的和谐和进步。从这一点讲,中非加强合作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也具有深远意义。
四、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以及美国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问题
(一)传统安全威胁
冷战结束后,一些地区热点走向和平解决的进程,大国之间一度纷纷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然而,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安全威胁重新抬头。最明显表现在: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
(1)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有时表现还非常突出。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本质上与战争有共同之处,即都把本国的利益凌驾于其他一切国家的利益之上,凭借经济军事实力,对其他国家进行控制、干涉和侵略,造成世界动荡不安,成为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2)9·11事件之后,美国打着反对恐怖主义、维护本国安全的旗号,采取所谓“先发制人”的政策,紧锣密鼓地对外用兵,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在没有充分理由和合法性的情况下,先后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将其势力范围扩张到有显著战略意义而它以前又无法控制的地区,表现出强烈的单边主义色彩。这表明在缺乏有效的国际制约的状况下,美国的霸权主义进一步恶性膨胀。
(3)为了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安宁,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霸权主义。中国强调,反对霸权主义就要努力发展自己,把自己的事情作好,霸权主义是凭借实力在世界上横行霸道,只有实力强大才能有效地遏止霸权主义。中国是正在崛起的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反对霸权主义的坚定力量。中国国防建设是一个主权国家的正常需要,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和挑战。中国的发展,是和平与发展力量的发展。
2.某些国家大幅度增加军费,积极扩军备战,强化军事同盟,从而导致了大国之间出现了高科技军备竞赛的局面,国际力量对比失衡,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军事威胁增大。“9·11”恐怖事件后,美国锁定“邪恶轴心”,执意要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
3.由民族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及其他原因引发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不断,地区冲突和地区危机增多。
(二)非传统安全威胁
1.冷战结束以来,非传统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在非传统安全威胁中,就目前来说,恐怖主义问题尤为突出。
2.现代恐怖主义恶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与和平与发展问题长期未能得到解决,尤其是与冷战结束后南北差距的拉大、民族宗教矛盾日益尖锐、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发展以及极端宗教势力、民族分裂主义的抬头有密切的关系。
3.日益猖獗的恐怖主义活动严重地威胁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恐怖主义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国际社会应加强对话和磋商,开展国际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活动。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加强国际合作、标本兼治,防范和打击恐怖活动,努力消除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
4.中国政府在反恐问题上的主张。
①恐怖主义是危害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一大公害,中国一贯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并积极参与国际反恐合作。
②维护人类和平与安全是反恐的核心。国际社会要建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为反恐斗争营造良好的环境。
③普遍发展与共同繁荣是反恐的基础。在反恐方面,应标本兼治。只有经济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能铲除恐怖主义滋生的根源。
④加强文明之间的沟通与融合是反恐的保障。应倡导相互尊重,和睦共处,求同存异,兼容并蓄。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之一。反恐绝不可加剧民族矛盾、宗教仇恨、文明冲突和人民隔阂,而应成为不同文明相互交流和借鉴的新契机,对话与融合的新起点,共同进步和繁荣的新动力。
⑤推动和深化国际合作是反恐的关键。
5.美国主导的国际反恐斗争为何“越反越恐”?
近年来,由美国主导的国际反恐斗争之所以成效不大,甚至“越反越恐”,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对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认识不正确,将它与特定的民族或宗教或文明混为一谈;反恐的方法不对,不是全球合作,而是采取单边主义的办法;不是综合治理,各种方式的配合,而是单纯的军事手段;加上美国反恐动机不纯,往往以反恐为名行霸权之实,且奉行双重标准,助长了恐怖主义的气焰。
恐怖主义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反对恐怖主义必须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武力反恐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主要的。认为可以通过军事手段打赢反恐战争,它就注定会失败。
五、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用以及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一)中国是当代世界的重要力量
1.在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中,中国是保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平衡力量。
2.中国是推动世界多极格局发展的主要力量,是未来多极世界格局的一极。
3.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上升,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不仅是地区性的也是具有全球性影响的世界大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
(二)中国的外交努力
1.中国永远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同力不断增强,一个日益发展的中国在国际上怎样展示它的力量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除极少数国家、极少数人别有用心地提出“中国威胁论”以外,世界上相当一些国家及其人民由于对中国了解不够,也担心日益发展的中国不能按照国际规则办事,进而对现存的国际关系体系、地区和世界权力结构造成强烈冲击,影响到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多次向世界郑重宣告,中国永远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2.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不是世界的威胁,而是世界的机遇。
(1)中国一贯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的政策。中国永远不称霸,不谋求势力范围,不在国外派驻一兵一卒,中国的发展是维护世界和平力量的发展。中国发展了,市场更加广阔,吸收外国商品和对外投资的能力增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就大了。
(2)中国积极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加人世界贸易组织,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融入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将信守自己的承诺,按照公认的国际规则办事。
(3)中国政府和人民致力于促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主张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通过集体磋商和谈判,以和平的手段和方式,谋求现存的不合理的规则和秩序逐渐得到改革和调整,中国国力有限,但努力有所作为,尽自己应尽的责任。
(4)中国积极参与了世界重大危机和热点问题的外交斡旋,提出了许多合理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发展做出了贡献。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