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王哥好!
复试完那天我去参加聚会了,论坛id是lgzlll。在群里看见你的倡议了,要说经验其实也不知带写些什么,就随便说说吧。对了我是考金融的。
英语方面,当然主要是三大部分:单词、阅读、作文。个人感觉单词在五六月份最好能背一遍,当然越多越好喽。至于选哪本单词书其实都差不多。后面时间可以在放松的时候浏览着看上几遍。重中之重还是阅读,虽说阅读占的比重很大但我觉得阅读在精而不在多。我宿舍一哥们光阅读的资料买了四本,还都是正版的那个钱啊~~~~结果他自己都说做不完,效果也不怎么好。个人认为一本十年真题加一本普遍反应不错的阅读材料即可。在这里向大家推荐一本真题张剑的《历年英语真题解析及复习思路》我们几个考研的都用的这本还不错。最后一个月会有很多模拟题出版,大家注意的是选题做,而不是一股脑全买,这一点我是有教训的。至于买哪本看看你周围同学的反应,哪本好就买哪本,还是那句话,在精而不在多!在一点就是时间问题,因为英语每年都有很多不过线的,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每天给英语一定的时间。
政治方面,我高中时候是学文的,就是买了一本大家都用的政经、毛概、邓论、当代合辑的串讲复习的。中间穿插着做一些练习题巩固一下。我复习时有一点困惑就是看见很多同学在楼道或者在河边大声背,担心自己只是看不背出来是不是效果不好什么的,相信有很多同学有这样的疑问。后来才明白其实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无所谓,关键是理解说的是什么意思。政治嘛,最重要的是时政。比如中央的重要文件精神什么的。平时多关注一下时政,我国领导人经常创造很多先进词汇,比如和谐世界什么的,所以我们的词语也要跟党与时俱进。呵呵~~~~~~听说明年政治要改革,所以就不说很多了。
数学嘛,学文的数学大都不是很好,我也不例外。考研前定的目标是过100,呵呵,有点不思进取的嫌疑。结果复习下来还是不错的。和我一起考研复习的一哥们数学挺好,我也是比着葫芦画瓢剽窃他的学习方法。当然他的方法不是适用于每个人,但总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就是先将复习全书整一遍,第一遍一定要仔细,不会的随时做笔记。由于我基础不好,所以第一遍比较慢。这里有一点提醒大家的是,别管别人复习到哪里了,自己按自己的计划来就行。当一遍下来后,笔记就三四本了。然后就是真题,方法也一样。后一个月也会有套题出版,根据自己能力做吧。我套题没买,最后就是把几本错题笔记又看了一遍。感觉今年真题非常注重基础,我考的分不高,基础不好嘛。所以提醒学弟学妹们,一定要把基础打好,不一定要做很多、很难的题。
专业课,我考的相当一般。总结了一下是没有很深入去看,平时复习时就是走马观花似的一遍遍的看。考试的时候看着题感觉背过,能想起几条但是答不全,这是很要命的。提醒大家对一些问题搞明白什么意思,融会贯通。
最后说几句吧,考研是个技术活也是体力活,既然你选择了它一定牢记两个字加n个感叹号:坚持!(余下的叹号略)只要你坚持下来,你就成功了一大半。再一个就是尽量不要孤军作战,选几个意志坚定,学习好的研友一起。这样可以带动你去学习!这一点我深有感受!
再一次感谢考研论坛!感谢版主们的不厌其烦的回答!
lgzlll 吕广征
2008年4月29日
十五
一直以来,很想写一些东西,不光是为了别人,更是为了自己,也算是对过去的记忆的一点整理。(写着话的时候,我想还应该感谢一下岩哥吧,岩哥对我们是百般催促啊,呵呵)
这次虽然能上冬菜,但确实有点幸运,可能是考试前太紧张了吧,开考前,我还把考场弄错了,当我找到自己的考场时别人已经开始答卷了,幸亏第一场考政治,还有就是自己的定力还可以吧(有点自恋,呵呵),政治考的还可以,再就是专业课的时间自己多算了半个小时,差一点没打完,幸亏提前15分钟打铃,才提醒了自己一下,那十五分钟自己在狂写,终于提前一分钟打完了。
还是说点正事吧,别人对我的一段经历一般不感兴趣。顺便提醒的是:冬菜的准考证上一般不提供考场位置,下来之后自己最好认真核实一下,再就是初始时可以放纵一点,张扬一点(要对自己有信心),复试时要谦虚一点、好学一点,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
说一下自己认为的各门课的复习吧:
政治:自己考前也听别人说不用复习的太早,说着说着好像也成了真理了,但是现在时间还挺早,最好翻看一下,毕竟有时间。再就是正式复习时最好不看自己当年使用的课本(如果你上课没认真上过的话,更不要用),再就是自己的政治水平都差不多,别以为自己马哲、毛概etc以前考多少就了不起,考研政治和平时考试完全不一样(切记、切记)。再就是报班的问题了,自己感觉可报可不报,最好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自己有银子报个班还是不错的,我当时没报,但我听过任汝芬的序列教材和听力,感觉很不错,我的选择题估计错了没几个,十分感谢陆卫明,讲的很好,我十分欣赏他的演讲风格。再就是去年的政治有点简单,几年可能增加难度,要注意了。
数学:数学最好早看课本,怎么早都不算早,使用数学拉分的,记住,上大学之后估计没就几个人真正做几个题,所以一定要动手,多动手,看会了不等于自己学会了。辅导书的话,一般的话用乐乐的就行,水平较高的或者是后期复习可以看一下灯哥的,他的有难度,上档次。历年真题一定要做,好像90年之前的就没有太大价值了,做一遍就行,因为太简单了,想想啊,那时候的研究生还是凤毛麟角啊。再就是要以前搞明白自己学数几,提前做准备。
英语:首先是单词,现在虽然不靠单词了,但是却处处与单词有关,最好拿一个专门的本子记一下,多看几遍。我当时用了一本狂背单词5500,自己规定一天看十页,一个多月看完一遍,然后对不同的单词做不同的记号,分别记忆,之后一遍一遍筛选记忆,最好逐渐减少,用了大约三个月时间。记住刚开始时候是最痛苦的,一天十页的任务有点艰苦,而且一旦一天忘了,第二天的任务很艰巨,自己要有毅力。考验就像苦行僧一样,自己在黑里摸索。再就是不可忽视真题的力量,真题是十分宝贵的。最少研读五遍,记住是研读。而不是一遍一遍的做题。具体尺度自己把握吧,好象别人有很多这方面的经验,自己不再赘述。作文的话最好有一套(至少)么版,这样写的时候好写,考研作文一般是看图作文,有点难度,所以也没有办法。我这就不提供自己的么版了,记住是自己的,适合自己。我的一个同学下的一个模板考前才知道和自己前面的一模一样,最后可想而知了。
专业课:东财的专业课感觉比较简单,基本上当成论述题打就行了,也就是多打,多达啊,自己感觉不用看的太早,当然参考书多的话就另外了。
先写这些吧,几天有点累,再补充点考研一定要有计划,包括一个月的、一个星期的、一天的,这样才有目标,才有成就感,考研不像高考一样,每天都有老师提醒,也没有别人检查你学的怎样。复习的怎样,一切都要靠自己。当然,考研的时候可以找一个研友,如果对方比较优秀的话。多说点:没必要为了考研专门找一个异性研友,这样别人就会考虑目的不纯了。呵呵,记住,即使没有研友也要多交流,研制到交流的重要性。既要象一名剑客一样忍受孤独,闭关练剑。又要与天下英雄比武论剑。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饮水思源
十六
走向冬菜旅游管理的路
冬菜,旅游管理,研究生,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把这三个词组合到了一起,就成了我的梦。仍然记得印象很深的一件事,那是刚上初中一年级的一天早上,我对身边的两个好朋友说我还会读十年书。十年刚好读完初中高中和大学,那个时候觉得读完大学就很了不起了,而什么是研究生、硕士、博士根本没有一点概念,这是想也不敢想的,也不懂是啥意思。
于是,这样一步步的向前走,走过小学、初中、高中,来到大学,终于要完成十年前的誓言。记得当时报考大学时同学都是一个想法,走得越远越好,于是我选择了有着天府之国之称的地方。大学里顺顺当当,不考研好像会对不起自己似的,另外,很喜欢校园这个相对单纯的环境,于是有了继续读书的念头。
大学里第一次听的是**的公益讲座,关于经验交流,当时应该是大一下学期吧,在一个大大的阶梯教室里,天气变热,教室里的气氛也相当火爆。第一次听到考研论坛这个名字,就是在这里,是一个戴眼镜的很可爱的师兄推荐的,他电子科大毕业考本校的,共讲了两个考研的网站,很可惜我只记住一个,这也是我与考研论坛的缘分吧。讲到这里,还要插一句,坐在我后面有两个师兄,我问他们想考那里,那个说话很好听的师兄说清华,好敬佩他啊,一般我们这种学校好像一年出不了几个清华北大的,而且当时我刚看完一本书叫清华地图,发现清华真的很美,很喜欢那个西式的清华门,很漂亮。当然,最好我没选择清华,虽然很喜欢、很崇拜,但是有一句话说的对,选择清华是要有勇气的,而我,没有这个勇气。
成都的大学四年生活,什么都习惯了,就是没有习惯这里的天气,夏天热、闷、潮,冬天阴、湿、冷,让我这个北方人实在很难受。于是,选择离开,还是东北好啊。夏天凉爽,冬天冷的干脆,冬天的雪真的很美。离得越远,越怀念家乡的味道。
大二那年的暑假,开始考虑大三了,要想考研的事情了。于是这才第一次到网上找考研论坛,很容易的就发现了它。资料很丰富、又有很多热心人,版面看着也顺眼,于是开始喜欢了考研论坛。
说道这里,要说选择冬菜和旅游管理的理由了。读中学时就听人说大连很美,冬菜是个好学校,而当时我是一点没往心里去的,一门心思的想出东三省,所以根本就没听进过这些话。只是到了考研时,我的选择相反,只在东三省,其余哪也不去,才又留心到冬菜,仔细研究一下,做了选择。促使我最终选择冬菜的是,冬菜版,第一次进考研论坛就直接到冬菜版,她确实没让我失望,她给了一种温暖大家庭的感觉,如很多如很多人一样的感受。有一种误闯桃花源的感觉,我想这里就是我的桃花源。在美丽的大连、美丽的校园和热心的师兄师姐的感动下,我选择了冬菜。选择旅游管理是感觉还比较喜欢,同时以为会比较好考,事实证明复习的过程一样让人郁闷。
真正的比较多的来论坛已经是大三上学期结束了,也就是那时注册的ID,记得那个学期放假非常早,圣诞节之前就考完试了,印象很深刻,也就是这时开始系统的看数学书的,从这个寒假开始,我才算是真正的走上了考研之路。
我是个不能一心二用的人,所以才会很早就开始准备,因为要把课程和复习两边都处理好,课是不可以逃掉太多的,因为要本科评估,考试成绩也不能太差,因此感觉两头兼顾的很累。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感觉,可能有些人就是可以轻松处理,像我班那个考410多的男生,照样一等奖学金照拿不误,因人而异吧。
总之,一路走下来,并不轻松,要有长期奋斗的准备,也要有考不上的准备,临近考试,我也有这种担心,可能考不上,总觉得还有很多差距。从考场出来,这种感觉就跟强烈了,特别是面对数学和专业课。查了成绩,很幸运,刚好进复试,然后又听到扩招的好消息,复试比重加大,可想而知我的复试之路一样不轻松。这时仍然是,坚持,不放弃,要做最后的努力,就会有好结果的。
事实证明,我很幸运。
冬菜的旅游管理考四门:政治、英语、数学和专业课
政治:多看很重要,特别是挑几本权威的来看,而真正刻意去背很难,也没必要。然后就是答大题时,一定要多答些,五道题,每道给你半页纸,那么你就尽量写满、写全。这次政治我考的最好,虽然那道关于农民的题,只写了一半,因为没时间了,没写完,最后是89分。介绍一下我用的资料:序列一,之所以选它而不是红宝书,是因为书上用红色划了重点语句,这样比较容易看,可以分清主次,视觉上有变换才不会疲劳而且任汝芬经认证确实是个高手。
序列二,做了一遍,错了很多,改正,然后放那没看,个人感觉对我没啥用。序列三同样。
恩波的核心考案,推荐,这也是经别人推荐买的,是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的小书,看完序列一看它刚刚好。书虽小,内容可是精化,有链接什么的,值得好好看一下。启航的最后五套题,也是有口皆碑的,好像有几道选择就碰上了,还有拿到垄断的大题也挺像。20天20题,经典,我们学校老早大家就提前预订,是答大题的重要资料,好像每到都可以找到答案的,这本小册子一定要多看,背不下来,也得很熟才行,不然吃亏的是你自己。另外,序列四,朋友做了,说也有相似题,还听说今年任老头点题非常准,反正我没参加。再说,上过陈先奎的班,听笑话去了,没用。
英语:如大家认为阅读最重要,历年真题最重要。所以我只做了历年真题,只是是好几个版本的,换换感觉而已。这里推荐一下大纲解析,现在比较早可以先看这一本,有很多讲解和指导,靠诗人出的辅导资料,说话比谁都好使吧。作文啦之类的我没有什么好方法,临时背了,考场上全忘了,最后全是自己现场发挥的。我也没有平时写作文的习惯。建议大家多搜一下好方法。
数学:这里我要跟考数四的人说,不要老想着数四最简单啦,实际上和数三在卷面上只有两道题之差(对比07年的题是这样的),还能有什么区别?所以,不要掉以轻心,要高度重视。认真的准备才最重要。我数学考的不好,是因为准备的不好,没什么特别好的方法,在学校上过一个辅导班,我们学校的王牌老师讲的,基础班适合我这种没啥基础的,如果你基础也不好,也可以考虑上个基础班。经验贴我这里推荐狄云师兄的,我基本就是按照他的方法来的,只是坚持的不好。数学这东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吃亏的只会是你自己。历年真题很重要,但是只有这一本是绝对不够的。四百题很多人奉为经典,所以就好好做吧,我想会有收获的。只可惜我没做,所以才会这么惨吧。
专业课:基础旅游学、管理学、饭店营销学。考试最大的感触是一定要背,说难听点就是死记硬背。背不下来你乱答不贴边也白搭。我跨专业,当初看到管理学刚好学过,以为准备起来会比较轻松,实际一点也不,从此更坚定了我讨厌周三多的决心。基础旅游学第一遍没看懂,于是我就先看序言、看后记、看目录,终于有了点感觉再开始看内容的。看几遍就清楚了,可以自己做个简单的笔记。饭店营销学,不会看不懂,但可能记不住,还是多记。管理学,不知怎么说了,怎么看都不顺眼,这本书拿到手里就烦,厚厚的跟砖头似的,翻都不好翻。我的感觉。希望大家都喜欢它。彩虹姐说过记住框架很重要,我很赞同,有了框架才好添内容的,才不至于放错位置。所以首先搞清楚三本书都讲了什么,又按什么顺序讲的。在这个过程中才好舔内容,这样可能好一点。然后是历年真题的问题,个人觉得既重要又不重要。真题很重要,是因为还会有重复,说它不重要是因为仍有相当一部分没考过。所以还是尽量记住三本书的内容吧。指定教材外的东西不用看,经验,我在临考前还特意看了一下奥运旅游的东西,08嘛,事实证明没用。平时留心一下也可以,我们大四一些课程考试内容来自选主题时,我就都写与旅游有关的,也算是平时的一些积累吧,大家也可以这么做。
总结:基本上我的考研就是这样过的。仍然要对应届的强调一下,一定要注意协调好平时与复习的关系,最好自己心里有数。然后,老生常谈,坚持,一路走下去,不管在哪一步停下来都很可惜,不知道哪一天你就会因此而后悔。最后,祝愿大家都成功。
凌霜降
十七
二次革命之数学(务实篇)
去年我的数学(数四)考了72分,今年我的数学考了106分,分不高,所以,想要考120、130的同学就没有必要再浪费时间看下去了。
之所以是务实呢,是因为,我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因为要考数学,看过不计其数的关于数学的贴子,那些贴子让人看后心潮澎湃,信心倍增,许多个看似基础不如自己,也不如自己努力的人,却真的创造了奇迹。我看完之后也相信自己不比别人差,别人可以,自己也可以的。但是呢,去年数学惨败,不是自己花的时间少,努力少,而是自己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低估了题目的难度,看似自己每个题都没有空着,可是准确率却不高。今年考的分不高,但是我的确是费了很大的功夫来学习数学的,而且与去年相比,正是数学的进步,才圆了我的东财梦。我想,这也许与我今年数学的复习方法和心态的调整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我是典型的天竭女,即努力型。为了能够一年就考上研究生,我在大三的上学期就开始看数学,现在看来,完全没有必要,大三下学期看完全可以,没有必要早早把自己弄得很紧张。因为数学有一个特点-----遗忘。复习过程必须是连续的,如果不能够连续的复习,早早复习意义不大。
因为第一年经常熬夜早起看书,把自己搞得和苦行僧差不多,按照前人的经验,尽力了也坚持到最后了,可是结果却不如人意。于是,我很怀疑那些说努力了,坚持到最后,就一定可以成功的说法。结论是,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大家其实都很努力,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并且不放弃,才有可能成功。
第二年复习,我分析了第一年失利的原因,题做的不够多,不熟练。第一年,做了一遍陈文灯的指南,到了暑假做真题,很绝望,发现指南难度太大,自己短时间内根本不能吸收其精华。而在这时看到个经验贴,号称什么书都没做,只看了真题,考了116分,于是后半年都在研究真题,只在最后两个月做了400题,觉得像是噩梦,考完后感觉很好,但是结果很差。
于是,我决定不再相信什么看什么书,做什么题就可能考多少分。而是根据我自身的情况和喜好,找到最适合我,而且能够让自己坚持下去,提高自信心,保持高效率的方法。
第二年我的复习计划如下:
7月 把大纲解析看完,做了一遍660题,大概基础知识知道明白了。
8月 考虑买一本全书之类的书,但是发现,不可以面面俱到了,因为有些部分,无论什么时候看都看不明白,再买本全书,费时费力,效率太低。这时我发现了 龚冬保的 典型题,难度对我正好,注重基础,给了对于见了难题就头大的我很大的信心,这本书我一共看了五遍(从第二遍开始,为了节省时间,只看第一遍划过的重点题目)。
PS 这里声明一下,只有适合自己的书,才是最好的书,只有让自己提高自信,百看不厌的书,才是最好的书。
9月、10月 典型题又做了两遍
10月20日 开始做模拟题,做了一套恩波的题,70多分,很绝望、无助,因为我感到自己的时间的确不多,可是还是没有什么质的提高。那一段日子, 我非常怀疑自己第二年还选择有数学的专业是否明智,觉得干嘛自己非要跟自己过不去。可是数学题还是要做。周末跟同学去了一趟教堂,因为那时我周围的同学没有考数学的,我没有可以讨论倾诉的对象,真的想找到一种让我坚持下去的力量。结果是在里面坐了两个小时,嘲笑了半天里面设施的简陋,还跟同学说,在这样的教堂里,我真的感受不到主在我身边。
10月---08年1月 做模拟题,恩波,400题,我都做了三遍。几乎是一天一套题,一天分析。每日午饭前都是不变的数学时间,直到临考前几天才改变。考试虫的,龚冬保的我都买了,觉得不是特别的好,只做了几套。
还是七八十分,我每天在做时都对自己说,今天一定比昨天的要好一些,只要多几分,我一天都会特别的开心。
我把自己的期望降低,不再奢望自己可以考多高的分,只是要求自己把会的一定要拿到分,可能会的题目方法要记住,不会的不可能掌握的题目全部放弃。
其实在每一份卷子里,没有所谓的难或者简单,只有我们一直都会做的题目,和一直都不会做的题目。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会做的题目全部做对,不会的题目尽力去学会,实在不能掌握的,就放弃。
事实证明,我的战略是正确的。在今年的考题里,我有三个半的大题都没有做出来,可是我做出的题目基本上都拿到了分。时间是有限的,如果能够把每一部分都练习地很熟练,那当然是最好的。可是,身边没有数学牛人可以请教,也没有老师指导,当自己力不从心的时候,非要想着出现奇迹是不可能的。有的时候当自己有信心去努力,想去实现一个目标时,却发现是那么的遥远,真的非常的怀疑自己是不是自不量力,这时我总会想到一个朋友告诉我的话,“也许真的有我们实现不了的东西,但是我相信,自己拥有的一切,对我来说足够了”。我想,即使实现不了既定目标,也可以至少实现部分的目标,这样就很好了。去年我有个同学320分调剂到了西南政法大学,而我当时恰好也在重庆旅游,感受到重庆的美食和山城特有的风光,想留在重庆也不错啊。实际上这半年来,我真的没有怎么想到了东财怎样怎样,而是想,能够到重庆去也真的很不错。
最后我想说的是,学习数学效率是最重要的,时间到了后期不是最重要的。后期时大家都很累,精神上、体力上都非常地疲惫,这时学习的效率就会大大将低,可玩一会儿又会有些内疚。你应该知道,光靠时间上的自我安慰是没有用的,实在很累或压力大,不防去逛逛街,看部电影。我在十一月底的时候,因为是一个人上自习,非常地孤单,就去把《东京爱情故事》看了一遍,赤明莉香的执着、乐观,正是我那时需要的,给了我很大的动力。
考研是一件很难很累的事情,最好有几个同伴一起,这样可以很好地缓解疲惫焦虑的心情,帮助自己调整好心态,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我想我真的是太幸运了,有三位同住的研友,阿琰,小魔儿,阿鸯。真的非常感谢,考研日子里有你们的陪伴,谢谢,一路上有你 !
祝愿所有努力的人都能够梦想成真!!!
Good luck!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