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途径 |
病原菌 |
吸人性肺脓肿(最多见,占60%) |
多为厌氧菌(占90%)、放线菌属 |
血源性肺脓肿 |
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见)、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 |
继发性肺脓肿:某些细菌性肺炎 |
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杆菌 |
吸人性肺脓肿——右肺(单发) |
血源性肺脓肿——两肺外野(多发) |
吸人性肺脓肿:仰卧位——上叶后段或下叶背段 |
原发性肺结核——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近胸膜 |
吸人性肺脓肿:坐位——下叶后基底段 |
继发性肺结核一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 |
吸人性肺脓肿:右侧卧位——右上叶前段或后段 |
支气管扩张——左下叶和左舌叶支气管 |
肺脓肿 |
支气管扩张 | |
发病年龄 |
壮年,男多于女 |
儿童或青年 |
起病缓急 |
70%一90%为急性起病 |
多慢性经过 |
典型表现 |
高热、咳嗽、咳大量脓臭痰 |
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 |
痰液特性 |
量多(可达300—500ml/d) |
按痰液量分轻中重度,急性感染时可达数百mL/d合并感染时呈黄绿色臭脓痰 |
咯血 |
1/3病例,血源性肺脓肿极少咯m |
500%一70%患者反复咯血,血量不等 |
体征 |
体征与脓肿大小和部位有关 |
早期或干性支扩无异常体征;病重或继发感染者可有湿性哕音;慢性支扩可有杵状指(趾) |
致病菌 |
吸入性肺脓肿多为厌氧菌 |
引起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金萄、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 |
抗感染治疗 |
吸人性:首选青霉素 |
轻症者:阿奠西林、1、2代头孢 |
脓液引流/ |
祛痰、雾化、舒张支气管 |
祛痰、雾化、舒张支气管 |
肺脓肿 |
脓腔为圆形透亮区,有液平面,四周被浓密炎症浸润环绕,脓腔内壁光整或略不规则 |
空洞性肺结核 |
空洞壁较厚,一般无气液平面,四周炎性病变少,肺内其他部位存在结核灶 |
肺鳞癌 |
可发生坏死液化,形成空洞,空洞壁较厚,呈偏心性,残留的肿瘤组织使内壁凹凸不平,空洞四周炎症病变少,可有肺门淋巴结肿大,一般无毒性或急性感染症状 |
肺囊肿继发感染 |
囊肿内有气液平面,四周炎症反应轻,无明显中毒症状和脓痰 |
肺炎球菌肺炎 |
假空洞征(肺部炎性浸润吸收速度较快所致) |
责任编辑: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