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
概述
创伤修复的基本方式是由伤后增生的细胞和细胞间质再生增殖、充填、连接或替代缺损的组织。理想的创伤修复是组织缺损完全由原来性质的细胞来修复,恢复原有的结构和功能,称为完全修复。但多数情况下,组织创伤不能靠原来性质的细胞修复。而是由其他性质的细胞(通常是成纤维细胞)增生替代来完成,称为不完全修复,即临床上的“疤痕愈合”。组织修复分三阶段。
1.局部炎症反应阶段 主要是血管和细胞反应、免疫应答、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的溶解。
2.细胞增殖分化和肉芽组织生成阶段局部炎症开始后,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等增殖、分化、迁移,分别合成、分泌组织基质(主要是胶原)和形成新生血管,共同组成肉芽组织。大多数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都是通过肉芽组织生成的形式来完成的。
3.组织塑形阶段经过细胞增生和基质沉积,伤处组织初步得到修复。随着机体状态好转和活动恢复,新生的组织进行调整。
不利于创伤修复的因素 1.感染最常见因素。
2.损伤范围大、失活组织过多、异物存留。
3.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4.局部制动不够、包扎或缝合过紧。
5.全身因素如营养不良、应用糖皮质激素、放射线、机体免疫力低下等。
责任编辑: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