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表:
一、历年命题规律
GCT逻辑考试从表面上看,历年试题没有太多变化,但我们专家团队通过对历届逻辑试题的对比与分析的基础上,从中发现还是存在着主要特点:
第一,假设、支持、削弱、评价、归纳和解释等逻辑推理题型将继续作为考试的主流题型。假设、支持、削弱、评价、归纳和解释这六大类论证推理题型作为考试的主流题型。(北京安通学校提供)
第二,继续保持较大的阅读量;每一题将保持一定的篇幅,不再可能出现只有一行的题干。在考试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就大大提高了考生的压力。随着考生人数一年年的递增以及考生对逻辑题型的熟悉,为加大考试的区分度,提高阅读量是提高考试难度的一个重要方法。其目的是进一步在逻辑部分拉开考生的差距,从而更有利于考试的选拔性。具体地说,命题者故意把题干搞得很长,特别是总有一些题搞得非常“绕”,让你读了半天还不知道什么意思。因此,对考生来说,一分多钟做一道逻辑题意味着,短时间内面对一堆杂乱无序的信息,确实是对记忆和推理能力的一个考验。
第三, 由于逻辑命题的特殊性,很难做到每年的逻辑题目都是全新的,不少考题都将是考生在平时训练中见过的,甚至以前考过的试题会拿过来或稍作变化以后再考。逻辑考题的局限性其实很强,思路十分固定,变不出什么新花样。随着考试的逐年举行,逻辑试题不太可能每年有完全“焕然一新”的变化,从历届试题看出,以前考过的题以后或原样照搬或稍作改动后再考的现象是很多的。
第四,确实有些题是在参考国外的GMAT、GRE考题,但是做了一些相应的汉化处理。以前虽然直接用国外的考题较多,但随着考生对国外题的熟悉,“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命题者直接用国外原题的可能性下降,更多的题将是参照GRE、GMAT、LSAT命题思路重新命制。(北京安 通学校提供)
第五,往年考题再次出现的可能性大幅度减少,绝大部分为原创题目,近年的卷子90%为原创题目。
第六,语义分析的题目有增加的趋势,有些逻辑题从某种意义上更象语文阅读理解的题。
第七,近年来,逻辑考试中直接用逻辑知识题的考试量比较多,占30%左右。国外的考试,这方面的题极少。
第八,GCT一般考两组分析题,每组5个小题左右,共20分,其实,GCT的分析题难度不高,由于分值集中,应势在必得。
二、类型化备考策略
GCT逻辑考试考察的重点是在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表现在联考题目很活,解题技巧和感觉只有在反复练习中才会真正掌握并巩固。因此,要拿高分,秘诀就是类型化方法。
类型化方法是最实用有效的方法,所谓类型化方法,指的就是以最佳的试题类型分类为基础、根据不同的试题类型所具有的主要特征而提炼出来的处理不同类问题的具体方法。分类越细越实用,掌握类型的特征越明晰效果越显著。
好的解题方法简便快捷,与笨方法往往有天壤之别。针对逻辑题型,经过深入分析探究,用“举题型讲方法”(枚举法)的格式,这在上面已经说过了,在这里就不做具体的阐述了。
三、逻辑高手的训练量
到底要做多少题才能达到熟练的境界呢?
一般认为是2000道题。
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题来练呢?
最好是全真题。
逻辑备考中大家很容易忽略的一个捷径就是通过历年真题提高快速解题能力。逻辑的命题具有很强的继承性,常考的领域都有重复性。因此,真题是逻辑复习备考的最好蓝本,逻辑备考的要诀就是在真题里提高解题能力,在真题里预测出今后命题的规律,在真题里悟出解题要领。由于一套真题需要命题组专家花一年时间专门琢磨,题目出得不可能不精,质量自然要远高于各类辅导书的习题,历年考题不仅使你熟悉考题类型和解题套路,而且还可以使你在正式临考时对绝大多数题将感到“面熟”,无形中会产生胸有成竹的心理优势。因此,反复研习历届真题,是攻克逻辑考试的捷径。
在做逻辑真题时,最好的办法是转换思考角度,从命题者的角度来审视你所做过的题目,领会举一反三的实战精髓,通过做真题来实现自己从量变到质变的提升。其实逻辑考试就是一层窗户纸,当你实力不到的时候就离窗户很远当然捅不破;当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进去后,你就会离窗户越来越近;当你略微坚持,就一定能轻松捅破窗户纸见到光明。具体地说,逻辑做到2000道全真题,考生完全可以很清晰地领悟到逻辑到底考什么,并获得豁然开朗的境界。
四、高效思维技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向国际接轨,我国的专业硕士入学考试也在逐步借鉴美国的GRE、GMAT、LSAT的考试模式,其中逻辑科目就是最大的体现。逻辑推理考试就是考查学生是否具有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在复杂情况下处理众多信息的应变能力的素质考试。
继MBA入学考试将逻辑列为考试科目后,近年来MPA、MPAcc、工程硕士(ME)等各类专业硕士入学考试加入逻辑考试的内容。逻辑考试作为各类专业硕士选拔考试的重要一科,其考察目的是为了科学、公平、准确地测试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会计硕士(MPAcc)、工程硕士(ME)等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是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MBA培养的是高质量的、处于领导地位的职业工商管理人才,1997年专门为此设置的全国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简称MBA联考。MPA的培养目标是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2001年专门为此设置的全国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简称MPA联考。会计硕士培养的是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的会计专门人才,2004年开始实行会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简称MPAcc联考。工程硕士主要在于培养高层次的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2003年专门为此设置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Graduate Candidate Test forMaster,简称GCT考试,2004年农业推广和兽医硕士也采用GCT考试的形式。2005年高校教师和中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以及风景园林硕士入学考试也采用GCT的形式。
逻辑推理在这四大类考试中,大纲要求基本一致,题型也基本相容,都是单选题,唯一的区别是MBA、MPA、MPAcc联考是五选一(每题包含5个选项),而GCT为四选一。实质上四类考试逻辑推理题目所涉及的命题依据、范围难度和要求是一致的,因此逻辑推理在这四类考试中是兼容的。逻辑的测试目标是检验考生的三种能力:逻辑学基本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逻辑分析能力。测试内容不涉及任何专业知识,其测试特征不以难度为主,而以速度为主。在这种富有挑战性的实力型测试中,既需要具有雄厚的综合实力,又需要运用有效的应试方法和策略。
逻辑推理考试作为一种能力考试,主要是考察考生应用常用的逻辑分析方法,通过对已获取的各种信息和综合知识的理解、分析、综合、判断、归纳等,引出概念、寻求规律,对事物间关系或事件的走向趋势进行合理的判断与分析,确定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五、我们要高呼:真题就是一切
逻辑推理试题绝非简单地考概念、原理的记忆和背诵,而是考察逻辑推理的应用和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推理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每个人潜在的能力,但可以通过培养和训练加以显化和提高。做题的过程就是训练和提高这种能力的过程,只有在大量做题的过程中,你才会提高自己的快速反应和分析问题的水平。
(一)逻辑考试的主要经验:真题就是一切!!!
逻辑备考中大家很容易忽略的一个捷径就是通过历年真题提高快速解题能力。
逻辑的命题具有很强的承继性,常考的领域都有重复性。四类考试的真题具有重要的相互参考价值,同类考试中往年考过的题目再考,不同类考试中逻辑真题相互借鉴已经是逻辑命题公开的秘密。因此,真题是逻辑复习备考的最好蓝本,逻辑备考的要诀就是在真题里提高解题能力,在真题里预测出今后命题的规律,在真题里悟出解题要领。
由于一套真题需要命题组专家花一年时间专门琢磨,题目出得不可能不精,质量自然要远高于各类辅导书的习题,历年考题不仅使你熟悉考题类型和解题套路,而且还可以使你在正式临考时对绝大多数题将感到“面熟”,无形中会产生胸有成竹的心理优势。因此,反复研习历届真题,是攻克逻辑考试的捷径。
由于逻辑解题是做到一定题量之后才可谈及的技巧,所以研习真题是提高逻辑成绩所必须下的扎实功夫。在研习真题的过程中一定要仔细分析题目和答案,逻辑题目的陷阱和解题方法很多要慢慢领悟,在真题精练的过程中,考生将全面把握大纲要求和考试特点,并且同时通过分析题目能掌握出题思路,找出快速解题技巧,逻辑解题速度和能力一定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二)逻辑推理的备考策略:类型化策略
逻辑考试考察的重点是在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表现在联考题目很活,解题技巧和感觉只有在反复练习中才会真正掌握并巩固。因此,要拿高分,秘诀就是类型化方法。
类型化方法是最实用有效的方法,所谓类型化方法,指的就是以最佳的试题类型分类为基础、根据不同的试题类型所具有的主要特征而提炼出来的处理不同类问题的具体方法。分类越细越实用,掌握类型的特征越明晰效果越显著。
好的解题方法简便快捷,与笨方法往往有天壤之别。为此,针对逻辑题型,深入分析探究,用“举题型讲方法”的格式,把历届考题按题目的表现形式或解题方法划分为不同的题型和解题套路,并做详细剖析说明,通过对大量真题的解题分析,尽量把每一种套路的特点和解题方法分析透彻。
(三)逻辑考试的高分秘诀:通过精练形成题感
逻辑考试的特点是:考查重点明确;出题方式相对固定;考查细致化,要求准确把握。四类专业硕士学位入学考试都是选拔性考试,逻辑试卷中的试题绝非简单地考概念、原理的记忆和背诵,而是考察逻辑推理的应用和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提高逻辑成绩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精练。
所谓精练,就是反复做题,按照题目的类型进行解题套路的训练,从而全面把握各类题型的命题规律,逐步形成题感。只有解题既快又准,才能夺得逻辑高分。逻辑推理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每个人潜在的能力,但可以通过培养和训练加以显化和提高。做题的过程就是训练和提高这种能力的过程,只有在大量做题的过程中,你才会提高自己的快速反应和分析问题的水平。因此,基本训练要反复进行,要取得联考的成功,要提倡精练,即反复做一些典型的题,要做到“熟能生巧”。只有大量做题,才能形成题感。
精练时一定要集中训练,即在规定时间内做题,做题时要静下心来一口气做完,中间不要停顿,不要被干扰。经过适当的集中训练,有助于熟悉题型,适应考试。做逻辑题绝不能做完一遍就万事大吉了,做完题后的总结更为重要。一定要花时间把较长的难题和做错的题弄通、弄透彻。到底要做多少题才能达到做题得心应手的境界呢?这要因人而异,但总的来说,根据我们多年的辅导经验,一个考生如果能扎扎实实做好2000道逻辑真题,应付逻辑考试就游刃有余了
责任编辑:虫虫